(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剝隘鎮中心學校,云南 文山 663406)
小學美術課是培養小學生想象能力的重要平臺和渠道。在小學美術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就需要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鼓勵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以發散性思維去想象、去創新。在小學美術中開展創新能力教育,需要老師進一步提高對小學美術課的認識和定位,在創新理念下,結合目前小學生群體的特點,對美術課深入改革。本文主要是從在小學美術課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目前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提出了進行教學改革、教學創新的實現路徑和方法。
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發現美、尋找美、欣賞美、感受美、尊重美、創造美的重要課程。美術教學不僅是美術繪畫基礎知識和技法的學習,還能幫助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形成個體獨特的人格。小學生是人格形成的初期階段,在這一時期的美術學習中進行創新能力培養,將為其在今后人生成長的不同階段的人格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創新能力是一種在多種條件下個體進行自我探索的能力表現,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在小學美術課堂上開展創新能力教育,有助于改善小學生的學習模式和學習習慣,引導小學生改變幼兒時期的學習依賴性,引導學生以好奇心、興趣點為動力,增強學習美術的主動性、自主性和積極性。
美術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組成內容,最關鍵的并不是讓學生掌握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體會藝術之美,學習藝術思考的方法,讓自我的想象、現實世界的構造、個體的獨特表達之間實現融合互換。而想象能力正是美術教育中一個關鍵的能力培養方向。想象能力也是學生保持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熱情,擁有自我想象空間的重要基礎。
在現在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還存在著并沒有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教學導向的現象。很多學校在小學美術課程安排上,對技法性教學課時安排較多,對開放式的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課時安排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學校還在延續傳統美術教學的理念,并沒有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讓培養小學生感知力帶動創造力、創新力的目標落地。
雖然有的學校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意識到了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是受現有教師職業素養能力的限制,對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比較少,比較局限,甚至有的教師錯誤的認為,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學會欣賞畫作中的創新點就行,能培養小學生的畫畫興趣就可以。
很多小學美術老師自身對創新能力的認識不足,自我創新能力較弱,在教學中自然也難以傳授和引導學生去增強創新能力。很多時候老師的教學模式,還是以傳授標準答案、灌輸正確答案為主,讓小學生難以真正理解何為創新、如何創新、創新為了什么。這也讓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創新能力教學成為了一種形式。
創新教學形式,引導小學生自主開展美術學習。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采用更豐富的教學形式,不僅給學生傳授一些美術技法,更要引導學生圍繞美術畫作,思考美從何來、美在何處、如何更美等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圍繞問題進行思考,自己動手去感悟畫作,體會美的意義。如在江西出版社小學美術的三年級下冊課程《捏塑動物》課程中,老師除了利用教學課件展示不同動物的具體形態、特點和繪畫技巧之外。還要鼓勵學生從生活中搜集不同動物的形態變化和特征,讓學生們分組討論:自己喜歡哪種動物的形態,為什么喜歡。在充分收集資料基礎上,鼓勵學生以自己的喜好來捏塑自己喜歡的動物形象。教師不要強調作品是否與真實動物吻合,而是要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思維和視角,動手做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形象。
培養發散思維,引導小學生在美術世界里自由飛翔。老師要在小學美術課上不僅鼓勵學生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更要用良好的方法來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江西出版社小學美術的一年級課程《我的小畫箱》課程中,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你的小畫箱是什么樣子?有多大?裝了什么?小畫箱只能畫畫嗎?還能做什么嗎?這樣學生就會自由想象自己喜歡的小畫箱的樣子、內容和功能,有的學生會想象自己的小畫箱有馬良一樣的神筆等,這些發散思維、獨特性思維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
總之,小學美術課要通過轉型改革,成為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平臺,在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不斷激發小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的行動,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