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甘井子區革鎮堡中心小學,遼寧 大連 116035)
語文是一門特殊教育學科,作為一名青年語文教師,雖然工作經驗不足,但我認為學好語文的基礎是“識字”。關心學生自己的識字學習方法,與他人形成一個良好的識字交流習慣,關心他人的識字教育方法,促成我們自己對漢字的識記是識字課堂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
經過不斷地看課,也結合了自己的課堂教育教學,我發現在我國許多語文課堂上,識字環節存在許多問題。
首先,識字形式單一,雖然有讀圖讀拼音識字,分類識字,隨文識字等多種形式,但教師使用固定形式較多,很少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識字變成了一個獨立的環節,脫離了文本和語境,降低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其次,課堂設計不好,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雖然漢字是由“聲、形、義”三個因素構成的,但在低年級不必如此細致。而一些教師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音,形,義”全包的現象較為嚴重。老師似乎并不放心,幾乎每一個聲音的形式和意義的詞匯必須加以分析。重點,難點的教學不突出,學生不能接受,識字不是樂趣,反而變成了負擔。更有甚者,忽視了識字教學方法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教師只管教自己的,但孩子不理解也不掌握自主識字方法,因此沒有識字能。而且孩子的思維局限于幾個簡單的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個減,換一換。
針對學生識字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我搜集并總結了前人的各種識字方法,結合本校實際,認為對于低年級識字課堂教學應尋找一個突破,應將識字方法進行多樣化,下面就各種識字方法做以解讀。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剛開始讀,應關注孩子的識字興趣,教學中可以按照中國文字拼圖形狀被編譯或單詞的意思,讓孩子猜,調動孩子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經過不斷啟發,孩子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土堆上”,謎底“坐”等等,這樣快樂的識字教學情境,使識字生動活潑,喚起孩子的識字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童謠或謎語,它的內容很簡單,押韻,朗朗上口,易于記憶。在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中,要關心中國漢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簡單易懂的兒歌,加深記憶,提高幼兒識字興趣..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最容易理解的是“加一加”和“減一減”。如“門+口=問”、“秋—禾=火”等。隨時隨地,在游戲中幫助學生有趣味性地記牢字形。此外,應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字形之間的異同,用自己的眼睛,有些類似又不同的輪廓形狀,以“換一換”的方式記憶。如:“請、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系,利用“熟字換偏旁”來識記就輕松多了。
在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中,孩子對陌生而又抽象的生字識記困難,讓孩子學會關心字與圖文的聯系,這樣我們學習起來既形象又輕松。在以后的識字教學中,將圖文與字結合起來,讓孩子更直觀并在情感字義中輕松識字,識字教學會更簡單有趣一些。
在日常生活中,中國漢字隨處可見。在校園文化中創設識字教學環境,培養自己孩子進行自主識字的能力。可以通過各種誦讀教學活動,關心他們周圍的牌匾及標牌等,讓孩子鞏固自己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使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中熟練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識字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
在日常教學中,利用課前2分鐘給孩子講故事。第一次,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在關鍵處留下懸念。在稍后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讀,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會問別人。這樣既激起了一個孩子的識字興趣,學習語文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
這些識字教學方法,打破了課堂上我們老師講,學生聽的枯燥學習氛圍,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動口,動腦,質疑問難,與同學、與家長、與老師可以不斷地進行信息交流,使學生自己置身于濃厚的識字氣氛中,提高了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
憑借良好的識字方法,識字教學的實現變得更加清晰,所以我會將識字教學過程分為三個具體的步驟:
在上課學習之前,教師要指導我們低年級學生進行分析生字預習,關注讀音,在生字條中將生字的讀音標注好,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字形,進行自主識字。也就是說,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想記住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式記住字的形狀。課堂上與學生交流,困難的字可以留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學生一起學習。在課堂上這樣的教師才能有的放矢,關注有針對性的教學問題,達到高效課堂。
針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利用“識字六步法”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這一心理特點,利用上面的多種十字方法激發興趣,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環境氛圍,使識字課堂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
學生的識字需要及時鞏固,強化記憶,需要在生活中關心課后詞匯,包括讀,說,寫等多種形式。所以課內識字雖然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徑。課堂外的往往更加豐富和重要,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
針對自己的一系列觀點和研究,并通過課堂實踐,運用這一教學過程寫出教學設計,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教育永遠需要我們不斷進行創新,識字教學是基礎知識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認真研究和探索,學生的需求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
推陳出新,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習情況,研究適合學生的識字方法,這也需要不斷學習。因此,加強實踐教學,在實踐的基礎上探索新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