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甘井子區革鎮堡中心小學,遼寧 大連 116035)
冷冉老先生提倡高效的課堂反饋。冷老先生在教會學生學習中指出:現在多數課堂教學是對學生自我反饋不重視,習慣于用分數判斷成績,不能產生良好的反饋。而冷老先生認為只有良好的反饋,才能激發學生進步的愿望。
課堂反饋是教師給學習者關于學習過程的反饋信息,包括語言反饋和非語言反饋,從目前的相關文獻中可以看出,國內關于課堂反饋的定義多趨向這種解釋。國外關于課堂反饋的定義最典型的是塞利格(Seliger)的觀點,他認為課堂反饋是在課堂上教師關注學習者行為,并對此作出反應,學生接受到這樣的反饋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對所了解的目標概念進行證實或證偽。
高效的課堂反饋既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又能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效果,又能激發學生關心自我學習。對于經驗不足的青年教師來說,提升授課課堂反饋能力尤為重要。因此,對于數學課課堂反饋研究,我做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現將提升策略總結如下:
從獨立研讀教材開始,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接下來在研讀教參,對照教參修改教學目標、重難點,并思考如何能準確的制定目標,確定重難點,最后再精心地設計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想辦法突破每節課的重難點。如我在獨立備《打掃衛生》這課之初,我將教學重點定為: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數數計算方法,而研讀教參時發現,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除數是整數的被除數末尾補0 的豎式計算方法。從起初的泛泛概括,到具體細致地確立教學重點,為實施有效的課堂反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在《打掃衛生》,這一課授課前與學生分享本課學習標準是掌握除數是整數被除數末尾補零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通過元角分模型、計數單位說清除法算式中各數的意義。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生有了學習標準,學習過程中方向明確,課堂中積極展開學習,發表自己的觀點,主動講題,教師結合學習標準及時反饋。一堂課下來,班級中的一位學困生,居然也能給另一個學困生講題了。每一位同學都在努力朝著學習目標前進。
豐富具體的語言反饋可以讓學生清晰明了的清楚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仍有欠缺,需要改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表現欲。如在教授《打掃衛生》這一課,豎式計算18.9÷6,算到第三步3÷6 不夠除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和反饋的:
師:3÷6 不夠除應該怎么辦呢?
生1:可以將三作為余數。
師:為什么呢?
生1:因為整數除法中除到最后一位出不盡,結果是用商和余數表示。
師:你能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很好,注重了前后知識的聯系,但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三繼續處下去呢?同學們可以聯系精打細算一節學習的知識再來想一想。
學生思考,漸漸的有學生舉手。
生2:可以在3 的末尾添上0。
師:為什么呢?
生2:因為3 個0.1 平均分成6 份,不夠分,可以把它轉換成30 個0.01,這樣就夠分了,所以在3 的末尾要加上0。
師:你能夠將以前學的知識與新知識融會貫通,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掌聲鼓勵!
師:為什么3 的末尾可以添零呢?其他同學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生3:三角平均分成六份不夠分,可以將3 角轉化為30 分,這樣就夠分了,每份分得五分,所以要在3 的末尾添上0。
師:你能用元角分模型理解積極開動腦筋,真棒,掌聲鼓勵!
師: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學生陷入沉思中。
師:其實啊,同學們以前還學過一個知識,將小數變一下,但它的大小卻不變。
學生如一語驚醒夢中人一般,如雨后春筍一般,一個個露出興奮的表情,小手招招一起給出了答案,小數的基本性質。
師小結:當小數除法除到哪一位不夠除時,可以在被除數末尾補0繼續除,像這樣將不會或不理解的新知識轉化成以前學過的舊知識,這是咱們數學課堂中最常用的轉化的思想。
如哪些知識充分掌握,哪些知識掌握了一部分,哪些知識沒有掌握等。在教授組合圖形面積這一課時,學生們有許多不同的分割或填補方法,老師組織學生比較,這些方法是否正確,哪個方法更簡單。對于不同分割或填補方法的同學,首先向展示的學生反饋他們分割或填補圖形對不對,其次計算過程是否正確,哪些學生關于多邊形的面積公式掌握的扎實,哪些學生面積公式不會等。
如教授嘗試與猜測這一課時,王同學快速地假設、嘗試、調試,第一個舉手要求匯報,積極性非常高,這是好事兒,我及時的給予了肯定。王同學講題的過程中,起初底氣十足,聲音洪亮,當講到第三次假設時,聲音越來越小,若有所思,最后完全停下來,沮喪地對我說:“老師,我算錯了!”我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說:“你第一個調試成功,用時最短,能夠看出你非常努力,數感好。計算錯了,不要灰心,以后認真計算,計算后再換個方法驗算一下,相信你能在以后的練習中又快有準的解出題來,加油!”王同學的眼睛充滿了感激,在接下來的練習隨堂檢測中,我重點給王同學出示關于計算有關的習題,果然他一點點實現了這個目標。
對于不同性格的同學,課堂反饋形式不同,有些同學一個眼神或手勢這樣的非語言形式的課堂反饋,便知道怎樣做,比直接說出來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