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河南 濮陽 457400)
在當前時期,針對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沒有充分認識和理解就業創業指導的內容和涵義,對就業創業的服務性內容多于指導性內容,盡管高校對就業指導機構的建設十分重視,但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事務性工作,在為大學生就業服務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扮演服務中心的角色,盡管在服務當中也提供了指導性的服務,但指導功能仍然很不完善。在專業實際方面十分欠缺,沒有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對于自身定位的方向不夠明確。在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指導的過程中,對教育功能不夠重視,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沒有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方案,工作內容過于分散,教務、招生就業、學工、團委、科研、科技園等各個部門都有參與,資源分散在各個部門當中,難以在就業創業指導工作中形成合力,統一步調,發揮最大功效[1]。
政府對大學生的創業就業指導中,應當發揮主導作用,而高校應當予以配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與企業單位和中介機構進行統籌規劃和合理溝通,充分協調各部門,在各方之間建起溝通的橋梁,使政府、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能夠密切配合,共同服務于學生的就業創業。在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中應當積極構建起完善的相關規章制度和體系,積極完善就業創業工作。首先,應當注意社會資源的整合,在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方面,結合實際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政策,給予一定的優惠性條件。其次,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積極準確的獲取人才資源市場上的相關信息,與相關機構展開密切合作,提高人才市場資源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并與高校的學科專業相結合,為廣大學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充分的指導,引導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合理匹配使學生盡量找到適合自己專業的工作。最后,密切關注行業協會和媒體,通過這些機構進行有效宣傳,引導用人單位與高校形成合作,積極轉變觀念,為能夠達到單位用人標準的高校大學生提供便利的就業條件,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新創業[2]。
對于高校來說,在就業創業指導工作中,應當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構建一體化、專業化、全程化的指導工作模式。在就業創業指導工作中,不僅應當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知識,還要具備積極迎接挑戰的進取心。相關工作者需要在經濟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學等方面有所專長,融會貫通 。此外,還必須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具備大量經驗和全方位的專業素質。所以在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當中不僅要發揮指導中心的作用,也需要學校和各級學院的積極配合,引導廣大教職工投身于指導工作當中,并培養出一支具備較高質量和辦事效率,專精于業務的專業專家指導隊伍。在大學生應征入伍指導工作中,應當對大學生予以積極引導和鼓勵,吸引廣大學生投身于愛國教育實踐當中,積極應征入伍[3]。
應當在高校當中為廣大學生開展相關課程,提供就業創業指導課,使學生充分了解現行的就業政策,掌握一定的擇業知識,在思想上做好充分準備。在高校的教學工作中,課程設置始終占據核心地位,所以課程的設置直接關系到對大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在設置就業指導課程時,應當加入與創業教育相關的內容,組織與之相關的講座,邀請市場營銷與行政管理方面的相關專家為學生提供技能講解,并設置相關課程,通過必修課、選修課以及學分制等多種途徑,將就業創業指導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相結合,打破舊有的單一模式,實現更多元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4]。
在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時,應當充分構建起平臺,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創業機會。首先,應當在高校中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校園活動,搭建起就業創業服務方面的活動平臺,使大學生具備更加明確的就業創業意識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其次,應當因地制宜,建設實踐基地,組織完善社會實踐平臺。此外,還要積極對資源進行整合,與相關行業的優質企事業單位展開合作,通過見習、訂單培養、實習、創業體驗等多種方式,進行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孵化實踐,促進示范基地和示范校的建設。對廣大青年學生進行相關教育,使廣大青年學生樹立起正確觀念,注重自身本領的鍛煉。最后,應當積極進行校企合作,通過訂單培養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才共育,共同參與到培養過程中,共享培訓成果,在校企之間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真正實現大學生從畢業到就業的全面對接[5]。
就業市場的形勢瞬息萬變,高校如果想獲取最新資訊,了解就業市場的動態走向,就必須建立起完善的預測調研系統。首先,應當積極觀察和研判就業市場,找尋其中規律,建立預測系統,實施精準預測。其次,應當在畢業生就業領域和行業領域內積極探索開拓,了解尖端技術、新興產業和前沿市場,充分利用全國性的相關信息服務平臺系統,促進與用人單位的信息共享,向行業及時提供畢業生信息。最后,應當著眼于行業,建立企業名單,對其相關資質進行評析和評估,并納入到校招準入制度當中,實現校招企業的優化配置和嚴格篩選。
在對高校學生的就業創業信息進行整合的過程當中,應當建立相關系統,進行統籌規劃。首先,應當對學生和各用人單位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建立起服務完善的咨詢平臺,采取多種措施應用多種渠道為大學生提供便利全面的信息咨詢服務。同時還應當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新型技術,對市場人才,資金,項目等關鍵信息進行充分分析和整合。其次,應當建立對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測評體系,在針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和創新素質培養課程當中加入職業測評系統,充分利用職業測評系統,對大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評價,準確充分的分析大學生的個人職業素質,提供與之相匹配的職業建議指導。最后,應當建立并完善大學生創業實踐模擬平臺,通過對實際創業過程中的模擬與測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相關體系的構建以及大學生就業后的相關跟蹤服務工作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作,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學校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開展的時間還很短暫,相關經驗十分匱乏,與之相關的專業領域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完善,但這也為我們在相關領域進行開拓與探索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間。高校應當積極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式新變化,將高校教育的改革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的創新相結合借鑒成功經驗,結合地方與高校的客觀發展實際,立足于服務地方、服務廣大高校學生的工作主旨,建立專業化團隊,構建全方位多角度平臺系統,與全社會共同努力,構建優質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以此幫助大學生畢業后順利的完成就業,實現人生價值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