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燎原鎮共和小學,貴州 遵義 563200)
語文成績是檢驗小學生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標準,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閱讀能力指的是學生對漢語讀物所具有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同時也是他們未來發展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視和培養,使得學生們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培養閱讀能力的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學校和老師在思想上不重視。只顧追求成績的提高而忽略對其學習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育模式導致教學內容不夠生動豐富,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教學任務的影響,導致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大部分老師在上課時很難深入拓展知識,使得學生們很難再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對于提高他們自身的閱讀水平也是十分不利的。
閱讀能力的增強,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在課堂上所學到的語文知識。對小學生來說,知識的理解完全依賴于對文字掌握的基礎之上的,教師將自己的語文知識儲備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把教材中的文字和詞語進行詳細的解釋和分析,并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學生們傳遞知識,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課堂內容,并且進行更好地掌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他們提升自己的語文表達能力。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應該抓住每一個教學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自我思考,并用自己的語言對所學內容進行解釋和理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提升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讓學生們建立起自主學習的觀念,可以提升他們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1]。
對于還沒有形成完備的學習觀念和完整知識體系的小學生來說,只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看,小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他們學習的質量。只有他們的閱讀興趣被激發,學生就會開始主動地進行于閱讀,從而能夠自發地進行閱讀和學習。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寫有趣的小故事來引導課程,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引起學生們好奇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還可以通過設置故事情景,開展多樣的課外活動來豐富課堂,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增加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感,能夠讓他們更加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比如在學習課文《守株待兔》時,老師可以籌備一個小劇場演出,分配好學生們的角色,并組織同學們根據課文進行演繹。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把多媒體技術引用到課堂的教學中,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去收集一些跟課文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等等。在上課時可以用多媒體全方位立體地展示課文內容,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理解。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更多的閱讀資料,把更多優秀的文章跟同學們進行分享和學習,讓學生們能夠充分的學習和討論,并鼓勵學生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激發學生們對閱讀的熱情。
不僅要在課程中加大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教師要教會指導學生們分辨書籍內容的優劣,促使他們養成正確的讀書觀念,把內容豐富的、思想健康、能給予學生們正確引導的書籍當作首要選擇。在閱讀方法中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進行“精讀”,在閱讀時把一些自己覺得優美的句子或者格言警句摘抄下來,有利于學生自己的知識積累的拓展,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2]。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老師要積極發揮自己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大力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此同時,也要大力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的意識。鼓勵學生自覺地進行閱讀訓練,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偏好并且讓他們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可以在長期的閱讀中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只有具備了良好閱讀習慣的習慣,提高學生們的自主閱讀的意識,提高他們自主進行閱讀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地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由上述可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堅持進行閱讀方面的訓練,使得學生可以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充分激發小學生主動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