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哈爾濱冰雪運動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天地有正氣,人間有真愛,愛是可以創造奇跡的。古代有這樣一個神話故事:一位畫家畫了一幅美麗的少女圖,他非常喜愛這部作品,每天都凝視她,日久天長,奇跡發生了,畫中的少女真的從畫中走出來,變成了一位鮮活的美麗的少女。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愛是能創造奇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心懷大愛,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關愛每一名學生,才能以愛相守,創造奇跡。
古往今來,每一個學子的成長,無不浸透著教育的深切關愛。“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自孔夫子有教無類,廣開經筵之時起,教師不僅肩負著傳道授業之職,更有著育人固德之任。從站在講臺上的那一刻開始,老師教授給學生的不僅是浩瀚無際的知識與學問,更要將發自內心的熱愛傳遞給學生,讓他們在愛的海洋中愉悅成長。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孔子《學記》中有言“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在真正親近、尊敬自己的老師時,才會發自內心地去學習老師所教授的知識與道理。所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要有深厚淵博的知識、流利恰當的談吐、清白高尚的人格,更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只有以深切的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把整個心靈都獻給學生,才能找到通往教育之門的鑰匙。
愛學生,要了解學生,掌握他們學習與生活中的點滴。走近學生,了解學生,與他們建立心靈之間緊密的聯系。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經歷、愛好以及成長環境。老師可以通過談話、觀察、走訪等形式,了解學生們的喜怒哀樂以及內心世界,及時準確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與狀態。老師在教學上講究因材施教,而平時在與學生相處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給他們恰到好處的幫助與鼓勵,把關愛傳遞到每一個學生的內心深處。要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的內心有可以依靠的臂膀和隨時停靠的港灣。
愛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每個人都希望被認同與肯定,這是人的本質需求。對于處在青少年階段的學生來說,被賞識與認同的滿足感尤為重要。瑕瑜互見,長短并存,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每個班級都會有學習基礎差,不努力學習,甚至破壞學校紀律,影響課堂秩序的學生存在,對于這些學生老師不僅要批評教育,讓他們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更要學會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與長處。相比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這些孩子更加需要老師的關心與幫助。若只是一味地批評指責,他們不僅會對學習更加不感興趣,更會對生活中其他事物也失去信心。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應該嚴愛相存,教導與鼓勵并重,發覺并發揚他們的長處,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重新樹立起信心。這樣老師才能點燃學生學習的渴望,張揚他們與眾不同的個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
愛學生,教師要學會欣賞。一個愛學生的教師,應有一雙慧眼,撥開云霧,發現學生的閃光之點。就像尋找寶藏的人,在學生心靈的土地上,尋找生命的精神資源。要相信,沒有壞學生,只有不成熟的學生,用愛心喚醒學生的上進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學生的未來,在老師欣賞的眼神里,信任的話語里,真摯的微笑里。激勵比訓誡更有效,欣賞會把每個學生的潛能激發到極致,正所謂“愛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風更催人”。所以,作為教師,要學會借題發揮,找到生發點,便小題大做,放大優點,適時表揚,借機教育,激勵之中便形成了意識,長久堅持便會潤物無聲。教師也會因為欣賞所以快樂的教育,教學相長。
愛學生,需擺放好心中的天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是作為教師必須要做到的。學生是有差異的,老師要承認并接受這種差異的存在。無論學生的成績優劣、勤奮與否,老師都應該一視同仁,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與愛護。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就看老師是否能發掘出來,并讓其發光發亮。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就像輕拂過水面的微風,撫慰心靈;像冬夜里搖曳的燭火,給予溫暖;像通往彼岸的基石,助其前行。任何不經意的言語和行為,也許就會給學生的心靈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以愛為途,以愛為法,讓學生們受到平等的對待與關愛,是每一位師者的責任與義務。
愛學生要學會包容與寬容。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包容不是縱容錯誤,也不是教者的無能表現,而是另一種教育的智慧。面對學生的過失與錯誤,教師如果用寬容的態度去指引,實際上是把信任與責任的種子撒在了學生的心田之上。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后如何反思,并自我約束,教師的理解與尊重有時是最溫暖卻又最有力量的良方。教師用愛心寬容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老師那里得到陽光,都能抬起頭來走路。每一名學生身上,或多或少都帶有老師的些許性格。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的過失甚至有時是對老師污辱忤逆,把這些放在心上,對學生另眼相看,那結果就會大相徑庭,一個扭曲的性格就會形成。所以,教者需要包容,兼愛,將這種美德與智慧潛移默化,在學生心靈中生根,健全的人格怎能不塑成?
愛是溫暖的,讓人感動。愛孩子就會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讓他們的才華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要讓學生從中獲得充分的成就感,更加愛讀書。老師就應該細心耐心的關愛她的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發展,這是每個教師的天職,因為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會為了贏得老師的夸獎而發奮,為了贏得老師的認可而努力!但愛當有度,不是一味地包容與縱容,愛不是溺愛,否則將經受不了生活當中的挫折與磨難。
愛也是嚴肅的,讓人畏懼,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給學生愛,還要用嚴明的紀律約束自己的學生——冷愛。有時候愛是通過嚴格的約束來完成的,有一句話說嚴師出高徒,嚴格會讓學生緊張向上,培養學生勤奮自律的好習慣。嚴格會讓學生懂規矩,知善惡,明是非,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頑強的學習品質,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真正肩負起民族振興的大任。愛像慈母一樣讓人感到溫暖,像嚴父一樣讓人心生敬畏。慈母是微波蕩漾的河流,嚴父是巍峨偉岸的大山,寬嚴并進,張弛有度。師之道也。
教育的方法數不勝數,教育的理念也千差萬別,但無論如何教育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學生毫無保留的愛,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成長為最好的自己,讓他們能在廣闊的社會與漫長的人生中發光發亮。愿教者辛勤耕耘,播撒真愛,擁抱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