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芳
(中衛市第五中學,寧夏 中衛 755000)
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筆者對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就教材而言,重點是圍繞教學內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節點;就學生而言,抓住重點這個“節骨眼”,就能把零碎的知識串聯起來,所以教師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知識框架和教學目標,有機的把課程標準、教材和參考書整合起來,才能從知識和結構上抓住各章節的重點。例如《測量物質的密度》一節中,密度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所以學生要學會測量密度;理解密度公式在測量過程中的應用是本節的重點;正確測量液體和固體的質量和體積,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實驗探究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于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個知識點也是本節的重點。
另外,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及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以便對癥下藥,這樣也可以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從而高效實施課堂教學。當確定的難點絕大多數學生并不感到難以理解時,教師就不必再在這個問題上花過多時間和精力。例如《重力》一節中,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本來學生知道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是物體的重力大小,這節課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上。如果教師要講清為什么彈簧測力的示數就是重力的大小?而這一知識點的解決又需要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識來解決,學生學的既吃力,老師也教地辛苦,又無法保證后面知識學習的時間,所以此部分內容不要設計為重點內容。
一節課的重點具有相對性,重點可能不只一個,但也不能太多。重點內容確定后,應考慮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解決好重點內容與其它內容的關系,分配好它們所需時間。因此重點內容必須突出,教師切不可平分秋色,面面俱到,應壓縮的內容一定要壓縮。有時重點不突出,不是喧賓奪主,就是重點內容太分散、不集中,其結果必是平鋪直敘,平淡無奇。例如《重力》教學中如果教師穿插地球上重力突然消失,想象幾個合理的場景,學生會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雖然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但這樣的結果就會顯得整堂課前松后緊,頭重腳輕,重點知識重力的大小只能草草了事,看似完整周到,實際給學生印象并不深刻,所得也無多少。
因此,要采用分散的辦法,化難為易,避免重點過于集中,讓學生生吞活剝,不利于消化吸收。教師可以這樣分散重點:重點不要集中在一個課時內解決,而是分散到下一課時或練習題中去解決;把一個重點分解成幾個較易理解的小問題,逐一解決,以至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此知識點。當然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精心設計,以便講解時做到條理清楚、方法得當。
善于引導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重點實質,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和語言多角度地引導學生,使學生產生多方面的聯想而有所感悟。由于教學內容的多重性,教學重點的多樣性,思維方式的多向性,決定了教師引導方法要多變。所以教師必須多備幾手“導”的技能,以便突出教學重點。如運用學生實驗;運運用圖表;運用模型;用電教媒體等。因此教師對教學重點的引導,既可以導之以趣、導之以情,也可以導之以理、導之以法。例如《光的傳播》一節中,光的直線傳播為本節課的重點。對于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而對于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傳播,學生的感性認識比較少。教學時可以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追問:光在其他介質中也是沿直線傳播的嗎?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嗎?然后,可以為學生多提供一些器材,讓學生創造性地設計實驗,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合作進行實驗,觀察光在各種介質中的傳播路徑。
善于聯想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盡快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背景和經驗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對學生來說,書本知識都是間接經驗,如果聯系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將時代的氣息引入課堂,與學生直接經驗相結合。這樣獲得直接經驗的支持和幫助,學生才能學得牢固扎實。另外要善于聯系學生以前掌握的舊知識,這些舊知識既是新知識的生長點,也是新知識的著落點。因而在教學中要著眼于教學內容的縱橫聯結,教學內容的整體與局部、前與后、因與果的銜接與遞進,在聯系中將新舊知識融為一體。例如《運動的快慢》一節中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就是本節的重點,可以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判斷誰更快,如百米賽跑,讓學生思考觀眾是通過什么方法來比較快慢,裁判又是通過什么方式來比較快慢的,最后總結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三種方法,從而引入速度的概念。
總之,重點內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關鍵、最基本的內容。它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新知識起著十分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講好重點內容,讓學生掌握,使之把分散的知識串聯起來,無疑對學生學好課程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