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興縣太和中心學校,湖南 郴州 423300)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怎樣使用好課堂用語?使每一堂英語課都成為有效課堂呢?我認為應把握以下幾方面:
一、盡量多用英語組織教學。老師應該重視課堂內外堅持說英語的示范性和榜樣作用,創設濃厚的英語語言環境氛圍。在課外,老師主動用英語與學生打招呼,用上:“hi!”“good morning”等,課堂上用英語進行師生問好、提問、鼓勵、表揚等,即教學中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常用上“what”“why”“where”“how”等詞,如常與學生進行交流:“what are you doing now ?”“ how old are you ?”“where did you go yester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the date today?”或用上“who can tell me?”等。組織教學,一段日子下來,你會發現學生會爭先恐后地用英語與老師打招和回答問題。從而養成了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這將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二、盡量用淺顯、明白、學生能聽懂的英語。小學階段的學生只能運用簡單的語言形式來展開活動,但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形式往往會比能夠說出來的多得多。教師盡可能地了解自己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盡可能多地向學生輸入大量的,貼近生活化的語言,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種說英語的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與老師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比如教師在教學time 這個話題時,先進行一個猜謎活動,為學生輸入大量的英語:it is round.you can put it on the wall.you can also put it on the table.it can tell you the time.please have a guess.what's this?接受和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很快就會猜出來是“o'clock”,但老師不能急于公布答案,應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再放慢速度,一邊說一邊加以輔助動作再說一遍。這樣班上大部分學生都會猜出來,教學過程中,猜出謎底是一個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理解謎面,聽懂老師的描述。長期進行這樣的聽力和交際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將會有明顯的提高。
三、注意課堂用語的規范性,無論是說漢語還是說英語,用詞都要規范。說漢語時普通話過關,克服方言的影響。禁濫用口頭語說半句話的習慣,克服概念不清、邏輯混亂的修辭表達。在學生學習初級階段講英語時,要注意每個字母、每個音節、每個意群、每個句子都應該在強烈的韻律和節奏的基礎上讀清楚。在學生初學英語階段,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他們具有很強有模仿性。為此,教師更應準確地說每一個字母、詞、句、注意間的高低,語音、語調、語流一系列的問題。
四、配合以眼神、表情和肢體語言,形象生動表述和講解教師通過教態向學生傳達信息和傳授知識,如:三年級英語第課堂,教師走進教室應面帶微笑走上講臺,環視全班學生。如班長說“起立”。如學生起立,教師可伸出雙手向下壓的動作,示意全班坐下,并說“no”下講臺,走近班長,同時伸手、掌心向上抬起,示意起立和跟讀:“stand up”,待完全理解后,再由班長發出指令全班再起立。如果學生回答問題很好或哪方面表現優秀時,老師豎起大拇指表揚:“very good”等。以此來感染學生情緒,增強知識講解的效果,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師還應善于用不同的眼光表情達意,如:當學生做得好時,老師應贊賞的眼神,當學生做錯什么事時,老師應用責備的眼光,根據教學的需要、表現出發自內心的情感。身姿、手勢、一舉一動都要表達出對知識講解和老師所要表達情感的協調。
五、對于講解生詞、難點、重點、應配合以板書為了防止或彌補學生聽不清楚或聽不懂,把生詞、重點、難點應板書出來。這樣學生可以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教師所表達的內容。并體現知識結構和講與練的程序。使學生聽覺和視覺相結合,理解更準確、迅速、記憶更牢固。還可以啟發、引導和調節學生的思維。但板書也應當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它必須具有針對性、概括性、靈活性、條理性、計劃性和示范性。在講解時需板書的內容,教師必須邊演示邊講解、邊板書、注意體態動作的協調。
六、與其他教學手段密切結合教學中,可用直觀教具相結合。直觀教具是直接法教學的重要手段,造價師可使語言表達和所指形象直接聯系,從而越過翻譯。如在教學“what's this?”句型時,可出示學生最熟悉的鋼筆。教師自問自答:“what's this?”“it's a pen。”這樣學生容易理解句子也可以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可簡筆畫進行輔助教學。簡筆畫應用于教學可以使課堂妙趣橫生,可以使學生直接理解所學英語,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如果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可用簡筆畫作為課文介紹、串講等,口語教學中借助簡筆畫可以讓學生開展看圖回答、看圖說話、看圖討論、看圖編故事等活動。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教學生動有趣,重點突出,藝術性強,信息量大,時課堂節奏加快,學生多感官學習,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七、注意語言教學的韻律和節奏感、快、慢、高、低符合教學內容,需要課堂教學語言的語速一般要比生活用語慢。特別是在教師講解新內容,出現新語言材料時,教師應比平時的語言速度慢得多。等學生完全理解和掌握時,才可以用正常的速度講解或敘述。講解或敘述的過程中應有適度的重復和停頓。
八、注意發音用噪技巧音量以后排學生聽清楚為度。音質優美、圓潤、悅耳、具有穿透性。如果音量過高,對學生太刺激,影響學生思維,產生疲勞感覺、音量過低,學生聽不清楚,容易分散注意力,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
總之,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以滿足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對英語的基本需求。為此,英語教師應把英語課堂生活化,應該讓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貼近學生本身的生活經驗和實踐經歷,在課堂教學里創設一種學習英語的氛圍,在師生之間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過程,教師也適時地、巧妙地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學生將從教師的思想當中汲取學習生活的養分,切實讓每一堂英語課都成為真實有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