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博
(梁山縣第五實驗小學,山東 濟寧 272600)
書是人類的良師益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影響了我的一生,也讓我終身受益。
從小學起,我就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了《竊讀記》這篇課文后,讓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想起國文老師對小英子說的話:“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小英子之所以竊讀是處在那個社會制度下。我們現在有這么好的條件,為什么不讀呢?要利用各種資源來滿足自己的讀書需求,豐富知識,加深對人生世界的認識。從此,讀書打開了我獲取知識的大門,一發不可收拾。每天堅持讀書一小時,也時常向身邊的老師或同學借書。尤其是受到了當教師的父親的影響,使我對讀書有了更大的需求,從而樹立了遠大志向。
從書中,我讀到了勤勞、善良與正義。讀書豐富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培養了我良好的自身能力和閱讀能力。讀書成為我的一種精神食糧。
到了中學時代,我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時光飛逝,日積月累。四大名著、《史記》、《詩經》、《鋼鐵是怎樣煉成》等中外名著成了我形影不離的伙伴。坐在房間、望眼世界,從書中了解了國內外大事。一篇篇催人淚下的英雄故事,許多愛國英雄,時常回蕩在我心中,并激勵著我奮勇前進。
讀書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從而溫文爾雅,具有書卷氣質。魯迅先生說過:“想寫好一篇文章,猶如蜜蜂采花釀蜜一樣,須采過百花,才能釀出好蜜。”大量閱讀、博覽群書,迅速提高了我的閱讀、寫作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從書中認識了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獻身的仁人志士、無數英豪:李大釗、聞一多、趙一曼、董存瑞、邱少云……他們的英勇事跡,堅定了我報效祖國的信心。
讀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進入了夢寐以求的曲師,五年的知識學習、校園生活,再一次拓寬了我的知識面。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造就了一代代歷史名人:長沙師范造就了一代偉人----毛主席,曲師成就了偉人----萬里。兩位偉人是全國師范的榮譽和驕傲。他們就是我心目中的“神”,激勵我讀書,使我在讀書中成長,在閱讀中領悟了人生的真諦,從而樹立了我從軍的理想。
曲師畢業后,毅然投筆從戎,踏入軍營大門,圓了我報效祖國的夢。軍隊生活造就我鋼鐵般的意志,改變了書生意氣,讓我從師范生蛻變為軍旅鐵骨。軍旅生涯,讓我懂得了許多事理,堅定了信念:“珍惜身上國防綠,使命責任牢記心。無怨無悔做奉獻,赤膽忠心報國門。”
即便是在繁重緊張的軍事訓練中,也沒有放棄讀書。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再次閱讀了《鋼鐵是怎么煉成的》,保爾柯察金為我樹立了榜樣,激勵我奮勇前進。
退役后,依然保持讀書的好習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拼搏、努力,跨進了人民教師的行列,成為一名光榮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學中,仍舊保持閱讀的好習慣,讓我如魚得水,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深刻認識到:“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有一海水。”督促我終生學習。閱讀課上我們師生共讀一本書,把閱讀的好習慣潛移默化給學生,讓他們嘗到讀書的樂趣,并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漫漫人生旅途,書將伴我一生,成為我的精神食糧,使我從中吮吸著那知識的甘霖,享受著閱讀給我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