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四會市大沙鎮黃濤中心小學,廣東 四會 526241)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游戲環節可以增加美術課程的吸引力,提升課堂學習的質量。故此,美術教師應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結合實際教學構思具有科學性、趣味性的美術游戲,不可單純的因學生喜歡玩而不加約束。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科學的運用游戲教學,才可真正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在課程講解時將游戲引入到課堂中,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美術的知識,進而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三原色和三間色這一美術知識點時,可以構思一個“找家人”的游戲活動,以增進學生間的感情。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各個人物的表演中,學生與老師一起來設計完成游戲所需要的道具,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參與力;其后,教師安排學生以抽紙條的方式確定的各自的角色,還在要衣服上貼上不同色的標志。可以三原色為例:紅黃綠是一家的三姐妹(三名同學),隨后依據其他同學的衣服顏色來找,如找到了和自己的貼的標志一樣,即可以組合為一體,便證明他是家人。在學生們都參與游戲后,便很容易的分清了三原色和三間色的聯系及二者間的不同,可以更好的學好這個知識點。在上述的游戲教學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對學習美術的動力,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提升學習效果。
在美術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歡快的游戲情節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小學生在這種具有感染力的課堂中學習能夠得到很好的感染,進而挖掘他們對學習知識的潛力。小學生喜愛的游戲的主要原因是游戲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探索欲。美術教師可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教學實際,設計出內容新鮮、形式特別適用于小學生的游戲活動。這樣小學生可以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美術學習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生的對生活的積極心態。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釣魚的內容時,可先引導學生說下自己喜歡那種形式的釣魚活動,隨后再向學生講解魚的種類及魚身體的結構,指導學生把魚先畫出來、教學生怎樣制作魚鉤,最后教師依據課程內容帶領學生一起組織一次釣魚的游戲比賽。在學生參與釣魚比賽的過程,教師應及時給學生講解關于魚類保護及環保釣魚等相關的知識。以此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美術的高雅,培養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進而實現對學生的美育教育。
游戲是一個多人參加,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動,在游戲過程小學生會對游戲中的角色進行模仿,從中可以有效的培養小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與此同時,合適的游戲活動還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認識自我,發現同學的優點,相互贊賞,最終促進學生間的友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老師在對“艷麗的大公雞”這一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將學習內容進行延深進而設計成一場精彩的“皮影戲”。此部分是“造型、表現”的學習內容,主要的學習日是讓學生在五彩斑斕的多彩世界里掌握色彩的分類,還要呈現出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差異性的美好。這一內容的教學中大公雞外形及動作不是學習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運用多數的時間進行冷暖色的學習,但課程內容又要與“艷麗的大公雞”這一題目相乎應,教師可采用一段與斗雞相關皮影戲的多媒體課件作引子,把學習內容的表現為“皮影游戲”。在上課前,教師可以用卡紙以繪畫的方式將公雞的頭部、脖子等身體的部位都畫好,在上課時引導小學生以小形式進行制作,學生自行確定涂色方案,每位學生負責一部分,使用對比色進行裝扮,等各組完成后,將其組裝起來便是一只艷麗的大公雞。且大公雞的每個部位都是靈活可拆分的,之后便可以和皮影戲里一樣進行斗雞表演了。學生經過辛苦制作,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伙伴間齊心協力獲得的,其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團結意識。
綜上,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游戲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依據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具有科學合理性的游戲。以此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快樂,發現自身的優勢,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