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少夢
(中共大慶市委黨校 黑龍江大慶 163313)
對于基層宗教工作人才及宗教界人才的培訓,我們應當建立有針對性的培訓模式來提高培訓效果,讓廣大宗教工作者、宗教界人士能夠將培訓學習的成果切實轉化為工作中用得上的知識與技能。
堅持培訓統籌設計,分組實施。宗教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宗教工作人才和宗教界人才教育培訓工作,明確由黨組統一制定培訓方案,各分管部門進行組織開展,確保培訓工作能夠涵蓋全部宗教工作干部和宗教界人才。適當放寬培訓的設計思路,選拔各類宗教領域后備人才派往各大宗教院校培養,豐富學修經歷,增強正信正行本領,增強宗教人才的綜合素養。此外,要根據基層特別是農村的實際情況,將農村基督教、佛教領域具有一定學識和修持、在信眾中有一定威望的信徒、居士等納入重點培訓對象,讓他們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積極發揮宗教工作協理作用促進基層宗教領域和諧發展。
堅持分級培訓,各有側重。通過對各級宗教工作單位、各宗教團體、重點宗教活動場所進行摸底調查,采用座談、訪問、問卷調查等方式摸清實情,了解訴求,科學制定培訓方案后采取分級培訓的方式組織培訓工作。由各市宗教局牽頭對各個縣區宗教工作負責人、民宗局工作干部、重點宗教活動場所負責開展培訓。由各縣區民宗局牽頭對基層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基層宗教工作聯絡員進行培訓。在保持分級培訓的同時,要側重培養宗教工作干部自如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側重對宗教人才進行形勢任務教育,將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政策結合宗教工作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講清楚、說明白。
堅持全員參與,保持培訓常態化。要在黨組的領導下做好統籌協調,確保培訓工作能夠按照所制定的時間節點順利進行。培訓管理部門要認真做好管理工作,提前對培訓內容、課程體系進行審核,保障培訓內容能夠受到學員歡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培訓體系多合理、培訓內容多全面,一旦離開常態化的建設,培訓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要建立起有效機制以保障培訓工作開展的常態化,不斷豐富培訓學習的載體,起到以培訓學習促進工作的良好效果。
由于宗教工作人才隊伍和宗教界人才隊伍的特點有許多共同之處,如身兼數職、年齡結構不合理、具有宗教相關學科背景的人才欠缺等等,隊伍的不穩定情況也一直存在。無論是宗教工作,還是宗教團體、宗教組織的自我管理工作,都需要留給人才足夠的成長歷練空間與時間,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反復實踐來掌握技巧、積累經驗。所以,若要優化宗教工作人才隊伍和宗教界人才隊伍,就要從頂層設計上進行科學布局。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加強宗教工作人才的配備,結合各級宗教工作部門的實際工作精準定位、明確需求,注重挑選宗教專業對口、對信教群眾感情深厚、真正熱愛宗教工作的干部。要積極引導宗教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尊重宗教人才成長規律,以培養一批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積極作為、愛國愛教的宗教人才為目標,為宗教界人才打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在結構方面,從專業角度出發,注重配齊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從人才層次出發,合理架構初級、中級、高級人才配比;從年齡出發,留住中年、老年人才,培養青年人才。在思想政治素質、宗教學識、文化修養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打造用得住、靠得住的多元人才隊伍,在新形勢下為維護宗教領域意識形態安全發揮正面作用。
為切實維護宗教領域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根據新的發展形勢需要,各級宗教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管理、目標考核、檔案資料等規章制度,不斷加強內部規范管理的同時,理順宗教工作體制機制,不斷推進民宗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建立統一高效的宗教工作領導機制,不斷強化宗教工作的領導職能。
一是要建立靈敏快捷的信息反饋機制。探索構建多級宗教工作部門互聯共通的縱向信息網,構建由統戰、宗教、公安等部門互聯的橫向信息網,做到有突發事件、重大問題時能夠及時溝通協調,確保矛盾問題在基層化解。要建宗教工作聯動機制,在解決問題時保證各級黨政組織和統戰、宗教部門同步到位、協調行動,確保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
二是要完善宗教工作責任落實機制。根據工作中的實際情況,繼續完善工作網絡和宗教工作責任制,做到宗教工作的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徹底消除基層宗教管理“空白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眾團結到黨的周圍,務實抓好各項工作,為我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營造和諧穩定的環境氛圍。
三是要加強宗教團體組織、宗教活動場所的自身規范化管理,按照“活動場所清、管理人員清、信徒情況清、規章制度清、日常活動清、財務賬目清”的思路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例會制度、教務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環境衛生制度、安全防火制度等,不斷加強規范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