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浩
(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 寧夏銀川 750000)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是學生素質的短板” 和“學校體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薄弱環節”兩個基本事實。同年,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將健康教育納入國家教育體系。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加強體育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健全體育競賽和人才培養體系、配齊配強體育教師、改善場地器材建設配備、推進學校體育評價改革、完善體育教師崗位評價、加強組織領導和經費保障等對高校體育提出了具體要求。根據國家號召高校需要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將學校體育納入“健康中國”的格局,定位和鞏固學校體育的基本戰略地位,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體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
通過對寧夏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體育教學進行調查分析,體育課學生約23990人,教師88人。師生比1∶272.7,體育教師總量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學生每周體育課為2學時,體育教師的平均周課時數達到16-20學時。教學模式除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為基礎課+選項課其他院校為選項課。體育教師有改革體育教學的設想但因多種因素制約改革進程緩慢,體育課程改革需進一步深化。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根據寧夏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探索體育俱樂部式分項教學,構建公共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為寧夏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體育俱樂部教學組織結構。科學的管理體系是構建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基礎。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要建立權責明晰的組織管理機構,涵蓋體育俱樂部教學、師資引進、組織管理與監督、課余體育俱樂部擴展等各個方面;確定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在體育教學中能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增強身體素質、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和健康第一的思想、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我校體育俱樂部教學組織構建主要有學校體育工作委員會全面協調學校體育工作;教學督導委員會負責教學大綱的編寫與審核及相關教學檢查提高教學質量;教務處負責體育俱樂部課程方案的制定、選課、教案審查和課時量的核定;教師教育學院負責下達教學任務、教學日常管理和師資引進計劃;體育教教研室負責體育俱樂部課程的教授和拓展特色體育俱樂部課程。通過體育俱樂部組織結構的構建保證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順利運行。
體育俱樂部課程建設。體育俱樂部教學是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滿足學生興趣需要,發揮運動特長,提高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及理論知識,并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意識及自鍛能力的培養。我校通過三年的規劃調整,以教體結合為發展思路,聘用不同體育項目專業教師擴充師資隊伍,購買專業體育器材,選派教師參加新興體育項目培訓學習,改造多間教室用于體育課教學并在校內土木工程學院進行試點教學?,F已開設五大類共25門體育俱樂部課程。球類俱樂部:足球、籃球、棒壘球、排球、乒乓球。傳統體育、搏擊俱樂部:散打、太極推手、跆拳道、毽球、武術、田徑。舞蹈、團體操俱樂部:啦啦操、倫巴、踏板操、恰恰、民族舞、形體、健身操。新興體育俱樂部:健身瑜伽、飛盤、戶外拓展、柔力球、校園定向、射箭。體育與健康俱樂部:體育理論。
體育俱樂部課堂教學模式。學校體育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起導向作用, 是促進學生心理、生理健康發展的主要手段,它將直接影響學生運動習慣和體育價值觀的養成。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心理、生理變化規律設計課堂教學。我校體育課采用俱樂部分項教學的模式,體育俱樂部課程按學生水平高低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對不同的俱樂部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將體育教學彈性化。對剛接觸某項運動的學生以入門指導和教學,對掌握一定技術的學生設置更高難度的目標,對高水平的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和參加競賽的機會。通過體育俱樂部式教學, 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認同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體育俱樂部課內、課外和競賽體系。體育俱樂部教學大體上分為三種類型,課內體育俱樂部教學、課外體育俱樂部教學和課內外相結合的體育俱樂部教學。我校目前建設課內外和競賽體系相結合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課內分層教學,課外和學校課余俱樂部相結合定期組織和開展體育活動。這種模式可以靈活地將體育課堂與課余體育俱樂部及競賽有機結合,利用課堂教學帶動課余體育發展,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在課外的體育交流合作,提高運動水平和團隊進步。體育俱樂部課內、課外和競賽體系構建豐富了體育內容,將體育運動融入學習生活之中,以學生和教育者為體育活動的主體,在校內、外進行體育訓練、競賽、表演、娛樂休閑、文化交流等活動深化體育教育內涵。
體育俱樂部教學評價體系??己嗽u價體系是構建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推動力。體育俱樂部教學評價應將定性和定量有機結合,充分體現評價的公平性和全面性。弱化學生運動技能水平考核增加過程考核內容,充分考慮學生實踐過程的參與度,以此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體育俱樂部教學更強調對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興趣的培養,除了技能考試,還應考慮到學生的初始水平、進步程度、課堂表現,其中考勤、態度、團隊項目的協作等都是考核的重要依據,讓體育教學不僅僅只是一門課的分數,而是為了培養運動習慣,弘揚體育精神,通過體育教育活動塑造人的過程,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要建立教師評價體系,通過聽課、查課、教師互評和學生評價等方式加強對教師的監督和考核,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是一種適合寧夏應用型本科院校公共體育發展的教學模式,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體育教學改革是一個復雜且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總結教學經驗,不斷拓展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將終身體育意識和健康第一的思想融入到體育教學之中,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體育俱樂部教學改革從教學實際出發,完善組織機構,深化教學理念,拓展教學內容,健全教學評價體系,提高體育教師教學能力,以此構建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模式的建立進一步推動寧夏應用型本科院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