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學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對于剛上高一的新生來說,他們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境,他們要學會接受新的教材、新的教師、新的同學,在這個環境里面,他們沒有以前的熟悉感。此外,經過中考這個門檻,很多學生以為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便開始放松自己,對于學習他們已經沒有了多大的興趣,更多的時候,他們將心思都放在玩樂上。上了高中,英語學習的難度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它已經不像初中,只是單純地要求學生會讀、會寫,英語所學的內容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會有大量的單詞、語法、結構等,這要求學生對英語要有極大的興趣和極強的綜合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符合要求。
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它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在初中,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學生學習知識基本上都依靠教師,但是,在高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引導者與幫助者,更多的時候,需要學生自主地學習,要求學生做到自覺與自主。此外,由于高中學習內容的多樣性,考試的范圍與形式也不一樣,高中試題除了難度有了提升,就連形式也多種多樣,這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體現學生的水平。
鑒于初、高中英語教材、教學諸方面存在的若干差異,教師如能多管齊下,采取積極措施促進初、高中英語的教學銜接,必能有效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可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加強初、高中的英語教學銜接工作。
對初中英語知識進行系統復習,有利于鞏固學生學過的知識,打牢基礎。只有基礎扎實了,學生才有可能循序漸進地學習更高層次的英語。每次接手高一課程時,我都要首先給學生上銜接課,幫助學生系統地復習初中英語知識,并配以同步練習和關于英語學習的心理疏導。剛步入高中的新生,在初中階段英語成績即使不是佼佼者也算是過得去,在新學年開始時,首先復習學生所熟悉的內容,鼓勵學生積極表現自己,讓他們的高中英語學習有個良好的開端,這樣有助于培養新生的自信心,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心理基礎。
學生對英語有了興趣,學習起來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兩種不同的學習態度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學習效果。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十分重要和必要。
掌握大量的詞匯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沒有英語詞匯,也就談不上學習英語。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英語詞匯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課本上的詞匯,方法有多種,比如每天聽寫一定數量的單詞;其次,如果僅僅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的詞匯,那是難于達到高考要求的,必須擴展常用的核心詞匯。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材一般是細講多練,學生的學習大部分依賴老師,積極自主參與的較少。由于高中英語教學的難度和厚度,教師只能少講多練。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應主要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活動和交流來完成教學內容。在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應對主要詞匯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仿照例子造句,進行練習。好的對話和課文要求學生會復述。這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整體高中英語教學的質量。閱讀教學重在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因此,除了教材上的閱讀材料之外,教師還要適當地補充課外閱讀材料,經常性地強化訓練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高中英語教材中出現的語言點比較多而且零散,學生往往難于區分、記憶。教師應經常對學生學過的語言點進行歸納總結。
語法是學好英語的一根拐杖,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在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語法知識及時歸納,使學生的語法知識系統化。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之間真誠的交流。有了交流,教師才可能了解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真實狀況,發現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并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為此,做好高一新生與教師的情感銜接,也應該成為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重要內容。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多給學生一份耐心、一些鼓勵;課下多給學生一些關懷;對于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教師應給他們更多的幫助,讓他們逐步跟上教學進度。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并不僅僅是簡單的師生關系,而是有著豐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