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8)
開放式教學模式通過開放式教育理念,將教育資源導入,創造優質的教育環境,教育教學以開放式進行構建,學生以更主動積極地進行知識的探索。教師不再是教學主體,而是發揮引導與催化的作用,讓學生能夠主動構建知識體系。開放式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能夠將教育教學與社會生活進行融合,使得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更為和諧,將教育教學的空間更為開拓,學生能夠從課堂教學中獲得實在的知識。開放式教學模式得益于教育信息化的環境,像慕課、微課得到了廣泛應用,讓開放式教學模式有了更多的教學工具和載體,從而累積了教學經驗,取得了教學成果。
將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夠產生重要的意義。
1.能夠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良性師生關系
開放式教學模式能夠使得教師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使得課堂教學更為活躍,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能夠以更為包容的心態來進行互動。這樣就使得傳統的師生關系進行良性發展,不再是權威式的灌輸知識,而是讓學生自主地接受新知識,也使得師生關系能夠更為融洽,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2.提高思政教學的社會實踐性
通過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使得思政教學更加豐富,能夠將社會上的資源進入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視野更為開闊,能夠參與一些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思政教育的社會現實感,也讓學生有了感性的認識,引發學生的思考,才能夠將思政教育理論與社會實踐進行關聯,可以產生良好的實用性。開放式教學模式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較好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可操作性。
3.兼顧創新型人才與個性化人才的培養
當前,社會對于高校畢業生的創新能力有著比較強的訴求。學生不僅僅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在社會實踐和工作崗位上進行發揮。這樣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要求,高校思政課能夠開拓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得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強化了學生的自信。而在師生交流與互動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能夠及時進行指導,這樣就有利于培養個性化人才,幫助學生發揮自身的特長。
一些高校思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單純的被灌輸教學內容,沒有進行互動教學,難以開展有效地交流,學生的思想不能被激發。這樣的教學模式沒有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合作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也不能讓教師掌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的程度情況,更談不上個性化地教學,這種過時的方式讓學生有抵觸情緒。學生通過多個傳播方式,對相關政策、社會現象等都有一些認識,迫切需要與教師進行溝通,需要得到教師引導。灌輸式教學模式無法實現學生的教育需求,教學效果并不好。
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在社會不良環境影響下,難以得到學生的積極配合。由于很多學生更關注技術的學習,關心就業情況,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漠視,沒有正確的認識。社會的功利化傾向,導致了學生學習思政教育的學習動力不足。有的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也有的學生缺課,這些都不利于思政教育教學的開展。
一些高校忽視對思政教育教學的投入。對思政課的教學質量下滑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思政教師的專業性培訓不足,給予教師的待遇也比較差,難以讓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來提高教學質量。高校對思政公共課的建設投入比較少,沒有建立相應的社會實習基地,使得教育教學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這些抽象的理論難以使得學生有深刻的社會感性認識。這樣就使得思政課沒有對學生的成長有深刻的影響,不利于思政教育教學的深入改革。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處于封閉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活動的信息量來源比較單一,傳播方式主要是單向傳遞,由此造成了教學效果比較差,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高校思政課應構建開放式教學模式,適應社會發展與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校思政課教學目標任務應重視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社會目標。讓學生掌握課程理論要點,能夠將相關理論用于社會生活與工作,并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溝通能力、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從而在綜合素質方面滿足社會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政課必須打造開放式教學內容,要圍繞教材和教學大綱,結合國家的大政方針、時事熱點、國際關系等內容,豐富思政課教學資源。思政課還可以采取專題化教學,選擇社會熱點問題和重大事件進行專題講解,聘請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進行授課,這樣能夠挖掘深度,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開放式教學模式得以實現,需要設置開放式的教學環節。這樣才能夠轉變以往思政課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真正地讓學生具有主體性地位,學生才能夠全程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引導學生在思政課的各個教學環節中主動進行閱讀和思考,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在課堂上,師生進行開放式地討論,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由學生,教師設置討論的主題,并對此進行引導和點評,充分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表達能力。在課下,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相關的學習資料,通過網絡進行督促與答疑。
開放式教學模式強調思政教育教學應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境,打破以往封閉式的教學環境,這樣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教育發展,使得思政課的教學空間更為開闊。高校應將思政課從教室延展到社會,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社會實踐和考察。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更富有社會感性。因此,高校思政課的開放式教學環境,能夠將思政課與其他專業的課程相互結合,也能夠與相關產業、行業進行融合,這樣提高了思政課的新鮮度和生活化。
為了能夠對高校思政課開放式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地評價,從而更好地引導思政課教育教學發展,要建立科學的開放式的教學評價。要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要考慮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健康發展。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給予全面客觀地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思政課的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由師生互評、社會單位的反饋等等多個主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