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博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 焦作 454100
二胡是帶有濃郁北方民族特色的樂器,音色醇厚而又富歌唱性,在人們的音樂文化生活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借此得到了群眾的普遍青睞與歡迎。在二胡演奏藝術的長足發展與進步當中,運弓技巧是其中非常關鍵的技巧,其重要原因在于運弓要領的掌握水平和運用的準確度會直接影響到音樂整體演奏表現力和音色質量。因此,演奏者要提高對運弓技巧的重視程度以及掌握水平,充分運用多樣化的運弓要領,提高二胡演奏有效性。
部分二胡演奏者在運弓過程當中往往會把關注點放在整體動作的統一連貫方面,也就是關注肩關節、肘關節、大小臂、手腕、手指這幾個部分的統一連貫使用,而這一情況的存在會讓演奏者在主觀思想方面過度重視這幾個部分,保證動作連貫統一,最終造成肌肉處在過于緊張的狀態,導致演奏出來的聲音過于生澀,缺乏流動感,給人一種擠壓出的緊張聲音感受。而如果演奏狀態放松的話,呈現出來的聲音會得到顯著改善,要保證放松狀態,就需要在實際運弓時,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右手指尖上,忽視大小臂的部分關節,認識到指尖是和弓子最直接的接觸部分。慢長弓仍舊是二胡演奏者的每日必做功課,在這其中特別強調和說明的一點是慢長弓不是單純對運弓狀態當中方向、速度、力度、高度等提出簡單的平、直、穩要求,而是要達到更高標準,那就是美。只有在慢長弓當中實現有效放松,才會有改善中速弓以及提升快速弓音色的可能性。在開展漫長弓放松練習時,需要選取具備代表性的音樂作品,比如《閑居吟》的第一段清新而又嫻靜的音樂旋律讓人身心放松,促使人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之下,體會右臂相對放松狀態下的協調動作,讓呈現出來的音質更為純粹。在長時間的練習之后會形成良好的運弓習慣,并在運弓技巧運用方面更加熟練。
中速弓在速度方面要快于慢長弓,此類弓法在運弓幅度方面也相對較窄。在如今已有的二胡音樂作品當中,用中速弓演奏的音樂片段多種多樣,比如《一枝花》、《姑蘇春曉》。在中速弓的合理運弓當中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要確保音質干凈而又有力度,在換弓時必須做到自然而流暢。不過由于右臂的運動速度不斷加快,因此想要滿足上面提到的這幾個要求是有較大難度的。部分演奏者在實際演奏環節沒有做好聲音銜接工作,使得聲音呈現不夠連貫,雖然認真完成各個音,但是整體聽下來無法形成流動旋律,而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就是在運弓狀態方面表現得非常松散,沒有在中速弓當中恰當運用協調動作。在中速弓演奏當中又必須處在積極并且相對放松狀態之下。手指在牽動弓子的同時,大小臂以及手腕都要主動配合左右運弓,具體的幅度需要結合運弓長短來確定。在這樣的情況下,肩部關節發揮支撐作用,需要確保右臂的左右運弓動作協調,不然的話很容易顯現出松懈狀態,導致聲音過于拖沓冗長和缺乏連貫性。所以說中速弓應是整個右臂關節在團結協作的前提條件之下,不允許任何一部分過度緊張和過度放松來確保運弓動作和音響高度統一與集中。
不少二胡演奏者在對快板樂段進行演奏時,常常表現出較大的難度和抵觸心理,無法順暢的進行演奏和音樂表現。出現這一情況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沒有完全弄清左手各個音位的情況,為了追趕速度而只是顧及右手拍子而忽視左手動作,出現旋律卡殼情況。其二是演奏者可以順利完成左手規定動作,但是右手的基本運弓狀態過于緊張,呈現出僵硬的音色效果。為了避免出現問題,保證二胡演奏的效果,解決上面幾個突出問題,最為基本的就是要在放松的前提與基礎條件之下,首先做到動作協調,再者全身心投入,加快速度練習活動。在慢弓當中要求把握運弓質量,講求放松以及聲音的質樸性呈現,而在快攻當中運弓動作的原理大致相同,不過要更加講求凝煉。快攻是為了提高右手靈活性與靈巧性,動作需要集中在手指和手腕上,適當減小動作幅度,與此同時肩關節以及大臂不能夠僵硬,要發揮肩關節的支撐作用,保證大臂自然下垂,并在手指間的引領之下在放松狀態之下自然連動。
二胡演奏是一門重要學問,想要真正精通這一學問,就需要在演奏過程當中把技巧的掌握作為重中之重,特別是要掌握運弓技巧對運弓要領進行熟練的把握與應用,最終才能夠讓呈現出來的音樂作品更加的和諧和美妙。二胡演奏者要主動提高自身的演奏素質,尤其是要從合理運弓的角度出發,在長時間的演奏實踐當中進行積極積累和歸納總結,養成優良的演奏習慣,保證二胡演奏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