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亞妹
(長治醫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2014年9月9日,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首次對“四有教師”標準作了經典的概括,即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知識、仁愛之心。這一嶄新論斷為我們全面理解“好教師”提供了標準,其中理想信念是教師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根本。認真學習并深刻領悟總書記的教師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厘清教師理想信念的意蘊、價值,對推進“四有好教師隊伍建設,實現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循依立德樹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素質、文化素養,使學生能夠樹立科學正確的文化觀、國家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新時代的教師群體必須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認知,把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培養五育融合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方面,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有魂,始終堅定立德樹人的初心,“魂”要求教師課堂教學有主線、有主題、有主體,做到教學育人。另一方面,立德樹人強調以德立人、樹人以德。教育本身是一項教育人和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可見,教師理想信念的培養是新時期“立德樹人”賦予的新要求新任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所在。
理想信念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驅動力,對其認同可以使教師堅定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引導教師不斷完善自己、執著教書育人、追求自我價值。首先,理想信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育是理想主義者的事業,從事教育事業的人應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教育理想、深厚的教育情懷。其中堅定的教育理想是教師奮斗的目標和方向,會不斷推動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其次,理想信念支撐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要從事好教育事業,必須有堅定的教育理想信念,這是教師一輩子追求的“理想信念”,這種“理想信念”是“喚醒學生潛能”的理想信念,是“關注學生精神成長”的理想信念,是“教學生學會學習”的理想信念,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理想信念。它集中表現在教師對教育工作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再次,理想信念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樹立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會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去放飛夢想、點燃激情、激發才智、收獲幸福。最后,理想信念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支柱。教師面對的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學生,使每一名學生健康成長,教好每一名學生,靠的是教師敬業、樂業、愛業和堅定終身的理想信念。
面對新時代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訴求,教師的理想信念水平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教師的理想信念體現在教師正確的政治思想、辯證思維方式、師德素養,尤其是先進的育人理念融入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中。二是教師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示范性作用,其理想信念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得以體現,無形中便會對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敬業、樂業、勤業的態度在實現個體的專業發展中也會成為學生未來職業的榜樣力量。三是教師理想信念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教師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在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學生自主學習管理及學生評價等方面,無形中助力學生核心素養養成。教師引領學生成長要尊重教育邏輯和認識邏輯,要堅定理想信念,補強信念信仰的精神之“鈣”。
教師理想信念的理論認知水平是教師教育工作取得實效性的基礎。一方面,教師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應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等理論,深入分析其內涵,理解其深層意蘊,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目標。這就需要學校要組織廣大教師線上線下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等,認識到新時代教師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同時,關注教育政策和文件,學習信息化技術、提升自我核心素養,以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將理想信念教育理論與教師教育實踐相結合,根據時代的發展和教師的職業需求,優化教師理想信念教育內容,注重實例教育,激發學習者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教在輕松掌握理想信念理論知識,從而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拓寬理想信念教育路徑。一是創新理想信念教育載體,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推進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從線上來看,以分享、交流、合作為核心,以技術為支撐,打造網絡教育平臺,如建立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App、教師博客、論壇等各種理想信念教育平臺,同時在平臺中開設討論群,評論交流等服務,推送時代前沿科學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又新穎有趣的內容,幫助教師及時更新教育理論知識與教育理念,及時與他人分享教育觀點,這不僅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可能,也有助于教師更加堅定教育理想信念。從線下來看,應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優勢,黨組織的優勢,定期召開報告會、研討會、座談會、輔導講座、讀書會、專題討論等有效的學習方式,進行現場交流分享,形成學習共同體,從而達到思想上的認識和價值觀的認同,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在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上秉承創新實踐,知行合一的理念。作為教師要終身學習,不斷更新自我的觀念,重塑遠大理想,激發創造與發展教育事業的熱情。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要善于把握教師對理想信念的需求,組織社會實踐和支教活動,讓教師體會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肩上的責任與使命,樹立起“愿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的理想信念。只有在這樣信念支撐下,教師才能不斷實現專業成長。
教師作為基礎教育的主力軍,其理想信念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首先,在教師理想信念教育中必須明確教師的主體地位,以教師需求作為教育的出發點,關注其年齡特征、教育觀念、政治思想動態,針對不同特征的教師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其次,提升教師專業自主學習意識,教師要自覺主動地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自己樹立高遠的教育理想,同時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過硬的本領有助于教師堅守教育理想信念。與此同時,教師要自主地進行教育實踐,在實踐中認識自己,改進自己,提升職業認識和認同感,從而樹立堅定的教育理想信念。三是將理想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想信念不僅支配著教師的思想,也指導著教師教育實踐。基于此,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升政治素養,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準則,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言傳身教,將理想信念落實到日常行為舉止中,做到克己慎獨。因此,教師要積極主動參與理想信念的學習,形塑個人的理想信念以更好地指導教育實踐活動。
教師理想信念的堅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有助于教師從思想上加強理想信念,將理想信念作為教師工作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鑒于評價機制的導向性,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激發教師主動加強理想信念的學習。一是學校應組建一支公平公正的考核隊伍,對教師的思想水平、政治素養、師德等方面進行定期考核和隨機檢查,在考評中遵循堅持民主評議、領導評議、學生評議三結合,做到考核客觀公平公正。二是制定教師理想信念考核標準,要求考核標準以教師發展為導向,目標明確,內容具體,易于操作,將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結合,同時將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評優晉級的重要依據。三是建立教師理想信念激勵機制,在激勵方式上做到賞罰分明,目的是讓始終如一堅守在教學崗位的教師有動力繼續從事教育工作,對教育理想信念不堅定,思想政治偏頗的教師禁止晉升評優。在激勵內容上做到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發揮榜樣的力量,以激勵廣大師生學習。可見,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引導教師堅守理想信念,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