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香
(鄭州工商學院,河南 鄭州 451400)
(一)規矩的約束保證了社會穩定發展
規矩本來是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后來引申為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和行事標準。規矩是在社會主義體制下形成的,一種集體成員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規章條例的總和。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只有生活在有規矩的社會環境中,我們開展工作時才會更加有秩序,更加有效率。也只有廣大社會成員建立規矩意識,并自覺遵守,時刻踐行,我們的社會才會實現快速發展。
(二)紀律和規矩為大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他們的身上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所以高等教育除了要監督大學生在大學四年里,不折不扣地完成學業,掌握較高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讓其在紀律的規范和規矩的約束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從而正確地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實現健康發展。俗話說:“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此時,高校對其進行的紀律和規矩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建立規矩增強他們的紀律意識,幫助他們養成講紀律、守規矩的良好習慣。同時,紀律和規矩作為準繩,可以約束他們的行為,避免出現偏差,塑造健康心理,培養健康人格。
(一)規矩是自由的法度。規矩和紀律的進化標志著人類的進步,體現人類思想上的不斷完善。在現代社會中,守紀律、講規矩是對人們的最低文明要求。首先,因為紀律的剛性約束保證了現在文明社會秩序的進行,同時規矩對于人們的自我約束也起著巨大的作用。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在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履行同樣的義務同時也享有同樣的權利。其次,現代社會要求的“公平公正”需要法律、紀律和規矩的保駕護航。因此,個人追求的隨心所欲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在不失紀律約束的條件下,在秩序井然的環境里出現的自由才是我們應該享有的真正的自由。
(二)規矩是大學生應該遵守的底線和原則。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我們都是社會的一部分,社會中的個體都不能脫離社會群體而存在,所以沒有人可以超越社會規矩。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表現了一種對自由的追求,從古至今,對于自由的渴望都是人們一直追求的目標。但是如果單一追求自由,那么社會就會亂套并陷于混亂,因此社會需要秩序。自由和秩序從來就是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正值年輕氣盛時期的大學生,情緒缺少理性的控制,容易感情用事,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如果沒有規矩的約束,很容易誤入歧途。因此,牢固樹立規矩意識,是高校教育學生成長成才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當代大學生的突出問題是輕視紀律和忽視規律
1.組織紀律性不強。從古至今,我國對紀律教育就相當重視,紀律教育始終貫穿在學校教育之中,小學、初中、高中直至大學。但是學生一旦升入大學,自由支配時間相對增多,自由空間擴大,一部分大學生開始忽視紀律的重要性,思想意識滑坡,組織觀念、紀律意識等逐漸松懈,再加上現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到了大學,紀律意識淡薄等想法無意中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難題,也給每位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輔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
2.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大學生作為一個剛剛脫離家長和高中老師嚴格管理的社會群體,雖然在年齡上他們已經是成年人了,但是由于他們對各種事情都懷有極大的好奇心,更喜歡通過做一些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的事來換取別人關注。于是,面對大學突如其來的自由生活,他們一時認不清自己的定位,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開始放縱自己,忘乎所以。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缺少磨煉,意志力不夠強。
3.把網絡視為時尚。網絡時代在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現在的大學生不再以手不離卷為榮,而是把“機不離身,眼不離屏”這一行為視為時尚。而對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和正能量的宣傳活動重視不夠。
(二)當代大學生輕視規矩的原因
1.價值觀被扭曲。當代大學生受各種社會現象的影響,對待各種社會問題缺乏理性思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缺乏正確的認識。
2.缺乏良性引導和正能量的指引?!叭酥酰员旧啤?。每個人生下來都有著向善的本性,但是由于復雜的社會環境,會有一部分人因為缺乏及時的管理和客觀的引導,從而走向了人生的歧途。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一向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作為重中之重,但是難免有一些教育者的思想受到很深的時代背景的影響,使其很難逃出當下社會的各種思潮的沖撞和意識形態的沖突。所以,在嚴峻的意識形態考驗面前,很多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正確的看待社會問題,更談不上能夠客觀的引導學生。
3.缺少有效防控和必要管束。當代大學生群體中有不少是獨生子女或者是單親家庭,由于從小成長環境的影響,在他們身上存在著一些根深蒂固的習慣,他們在思想上比較任性,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再加上家人的寵愛,更使得他們缺少對紀律的認知與規矩的敬畏。由此可見,一些大學生規矩意識淡薄,不守紀律不講規矩,不單單有學校教育不足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不科學的影響。
(三)促使大學生強化規矩意識的對策
1.堅持立德樹人,重視德育教育。當代大學生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了社會主義高校必須堅持立德樹人,時刻把德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一德立而百善從之。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下一代均為有德之人,這個民族的未來才更有希望。所以,社會主義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學校教育這個環境,緊抓學生思想道德培養,利用可以利用的平臺和形式,宣傳傳播正能量,引導大學生以正面向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迎接成長中遇到的挑戰。
2.加強紀律教育,注重操行管理。操行是衡量學生德行的一個重要標志。由于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當代大學生自主意識、個人意識強烈,但自制力卻有所欠缺。為了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輔導員可以從學生操行入手,一手緊抓紀律教育,一手加強操行管理,幫助大學生提高自制力,增強自身紀律意識,改正自由散漫的生活習慣,自覺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從而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3.厲行學生守則,強化規矩約束。德育建設一直是高校培養大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抓好學生德育建設,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途徑。高校通過制定相應的學生守則,希望通過建立學生的規矩意識,達到塑造學生品德、培養學生健康成長的目標。因此,輔導員在培養學生規矩意識的同時,應該嚴格執行學生手冊中的管理規定,讓學生明辨是非,引導學生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名合格大學生。
總而言之,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梁,未來的希望,高校承擔著為祖國培養人才的重大使命,牢固樹立大學生的規矩意識是每個高等學府和每位人民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七年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筆者深切感受到規矩意識對學生未來的深遠影響。盡管學生剛入校時不諳世事、桀驁不馴,但通過大學四年的教育,在走出校門時,都能讓自己發光發熱,認可社會主義教育,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高校應長久堅持對大學生規矩意識的塑造,著重提高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從而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祖國未來輸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