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玉閣
(河北省永清縣三圣口鄉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具有表達能力差、知識儲備量低、觀察能力和經驗不足的特點,再加上傳統教學方式不夠靈活的弊端,使作文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進而造成了小學生不愿意上寫作課,不喜歡寫作文的現狀。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要不斷消除學生對于寫作的恐懼心理,讓他們在寫作中感受到樂趣。因此,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細節入手,讓學生把所聞所見、所思所想都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筆者為了創新作文教學方式,提高作文教學質量,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作文教學質量進行了以下幾點探討: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由教師確定主題,確定寫作方式,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想法得不到發揮,長此以往,學生獨立創作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差,作文也會越來越缺乏真情實感,學生還會就此產生心理負擔,慢慢地對作文失去興趣,甚至討厭寫作。因此,教學活動就偏離了教學目標,達不到理想效果。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處于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教師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引導學生把自己觀察到的經歷過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就能幫助學生完成一篇優秀的文章。因此,教師應該認清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從實際出發,走出作文的誤區。在日常的作文訓練中,筆者會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自己確定寫作的主題。
比如:在單元作文《我的同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提出可以從身邊任何人入手,寫你想寫的人就可以,之后筆者引導學生可以寫父母、同學、老師、親戚等等,由于筆者對學生的寫作角度并未加以限制,很多學生都寫了自己最親近的人,還有的同學寫了門口賣烤腸的叔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所寫人物都是自己想寫的,作文自然就更具真情實感。由此可見,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法,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有著關鍵作用的。
一個學生如果缺乏閱讀能力,或者是閱讀量不夠,就很難寫好作文,學生只有在積極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儲備知識的能力,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因此,學生要大量閱讀文學名著,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籍,才能不斷擴大生活視野,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量,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逐步豐富語言、詞匯量,增加寫作素材,掌握和了解基本的寫作規律和寫作方法。
比如:在《頤和園》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讓學生體會課文中對于環境描寫的技巧和細致之處以及文章的表達方法,然后讓學生去校園里觀察,找出自己可以詳細描寫的點,進行作文創作。在經過課文的閱讀訓練之后,很多學生都找到了方法,有的學生就對學校的花草樹木進行了細致的描寫。由此可見,把作文訓練與閱讀結合在一起是很有必要的。
文學作品都是對于社會生活的反映,而寫作的素材也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因此離開實踐的作品是不完整、不成立的。寫作成功的關鍵就是對于素材的積累,只有擁有充足的好詞佳句的儲備,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讀書的同時積極體驗社會生活,引導學生從課本和生活中不斷積累作文素材,汲取更多的營養。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教學,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課本的知識,摘抄并背誦自己覺得好的詞句和段落,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身邊的人、事和物,讓學生把大自然中所存在的一切都納入自己的觀察范圍,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都牢牢記在心中,然后把讓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寫成作文,從而實現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走進現實生活,接觸大自然,去觀察、探索生活中美好的一切,最終達到積累素材、完成作文的目的。當然,由于小學生各方面都不成熟的特點,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積累素材,幫助學生寫出具有真實情感的作文。
比如:筆者在《火燒云》的教學過程中,就布置了讓學生把其中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和句子都背下來的作業,學生通過背誦掌握了這些詞句,在寫作的時候就能靈活運用。又如:教師在進行《觀察一兩種植物》的作文教學中,就利用半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到校園去觀察植物,并且在觀察的過程中做記錄,最終根據自己觀察到的完成作文。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作文不僅具有了情感,對于實物的描述也更細致了。
在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開展對于學生的評價工作,對于學生的作文給予詳細的批注,對于能力稍差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盡全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在教師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還要讓學生也加入評價的行列中來,讓學生互相閱讀,評價對方的作文,然后逐漸提高學生自行修改的能力,讓學生在同學們的評價中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比如:筆者在學生寫了關于植物的作文之后,首先讓學生分小組,在小組內讀出自己的作文,然后由其他同學說出作文的優點和缺點,同時作者本人也要說出自己最滿意和覺得有所欠缺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都了解到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