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莎
(四川省樂山市嘉州衛生職業學校,四川 樂山 614013)
簡單的來說,護士職業保護是指在開展護理工作時,采取多種自我保護措施,保護護士免受職業損傷因素的侵襲,或將其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由于這一職業的特殊性,護士在為病人提供護理服務過程中,經常處于感染病人的血液、體液及排泄物等的環境中,有感染某種疾病的危險。如果護士不能做好職業防護工作,護士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職業風險因素,導致職業傷害的發生率增高。各中等職業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做好護理職業防護教育,因為護理職業防護與護理隊伍的穩定發展有很大的關系。護理專業學生是護士成長的根本力量,學校教育是護士形成保護意識的關鍵時期。
護理專業學生在學習時,首先學習的專業課程是《護理學基礎》。然而,傳統的基礎護理教材中沒有護理安全與防護的教學內容。“十三五”后,護理安全與防護的教學內容首次出現在教材中,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護理教育專業防護知識的不足。然而,關于護理安全和保護的章節被放在學習護理導論的部分。學生在學習基礎護理操作技術時,忘記了護理安全與防護的教學內容,需要重新學習。這樣的教材章節編排順序,使學生對護理安全防護的重視程度較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以使用。
由于護理安全與防護的教學內容被放在教材章節的概念理論學習部分,學生主觀上感到護理職業防護的學習只需要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不需要實際操作,所以他們只注重理論學習和相關理論知識的記憶,而不能結合實際運用理性。
首先學校需要調整授課的順序,將護理安全與防護的教學內容與基礎護理操作技術進行結合,讓學生在學習護理操作技術的過程中融入護士執業防護教育。只有讓學生在日常學習階段就形成牢固的防護意識,才能夠將這些防護知識真正的運用在今后的臨床實踐當中,從而有效避免相關職業危險因素的傷害。老師在講解護理職業防護重要性的時候需要利用最通俗的語言以及最有說服力的數字來為學生講解。根據相關調查人的血液里可能攜帶多種病原體,比如乙肝、艾滋病毒等50 多種。而且當護士受到針刺之后不同的病毒感染的危險程度也不同。比如在受到針刺后傳播HBV 的危險程度是30%,而受到HIV 的危險程度則是0.3%。從數字的角度出發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銳器傷害的危險性。進行職業防護知識講解的時候,不能只是枯燥無味的理論講授,而應該針對每一類職業傷害,對應例舉臨床中出現的實際案例。比如當臨床護士給病人做青霉素皮試的時候不小心扎到自己的手,這就需要護士先對針刺傷的部位進行及時的處理,一是迅速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擠血、并在流動的水下沖洗,二是傷口消毒,最后才是上報、查看病人是否有血液傳播的相關疾病,再做進一步的處理。即使最后這名護士沒有受到感染,但仍然會對護士的心理產生影響。老師可以通過舉這些生動的臨床實例,讓學生直觀的感受護理安全與防護的重要性。給出相應的案例后,老師就可以反問學生,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假設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樣處理。在案例的引導之下,僅從自身的安全出發,學生就會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職業防護,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中職教師在開展學生護理實踐訓練時,應不斷糾正學生在實際操作訓練過程中的錯誤思想和行為,應假定所有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體內物質都有潛在的傳染性,接觸時均應采取防護措施。使學生在實際操作訓練中嚴格按照要求戴口罩、帽子、手套、隔離衣等,同時對使用過后的藥物,針頭、安瓿瓶等銳器要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防止銳器傷的發生以及藥物的損害。教師還應在培訓中加大對銳器傷急救方法的培訓,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時處理此類情況。除了常見的銳器傷外,不可忽視生物性損傷、化學性損傷、放射性損傷、機械性損傷等,特別是負重傷。由于職業關系,在護理工作中常常會搬動病人或較重的物品,過度的負重和錯誤的姿勢會使得負重傷增加。因此,在實踐學習中,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搬運方式和姿勢,比如彎腰搬重物時,伸直腰部,雙腳分開,屈髖下蹲,后髖及膝關節用力,挺身搬起重物,以減少對身體的損害。
在學生評價標準的實際操作中,在評價環節增加了學生職業防護的安全性和防護性,并相應提高了職業防護環節的得分。比如,學生誤注射時,老師需要扣除相應的分數,讓學生更加關注職業傷害。
實習前,學校應復習相關護理職業防護理論,加強培訓,使學生認識到正確操作的重要性,減少對自身的傷害。同時,教師在實習前還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解的防護措施,使學生真正掌握相關方法,并能得到很好的運用。
總之,為了防止護士在工作過程中遭受職業傷害,有必要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階段進行教育,讓學生在學習護理專業時注意職業防護,認識到職業防護的重要性,形成強烈的職業防護意識和良好規范的操作行為。只有護士在學生階段意識到職業保護的重要性,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充分利用,避免職業風險,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