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吉林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金盆山學校,江西 贛州 341600)
正文:初中數學的“五步教學法”的主要內容總結僅五個字,即:導、學、教、練、評。這五個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保證這“五步教學法”的教學方式能實現它應有的效果。不管什么年級的學生對于數學的看法恐怕都是一樣的,數學不僅要求學生能理解題目要求,還要求學生能變通各種解題思路,學會變通,學會思維的轉換,在這些科目當中,數學在很多學生看來是屬于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的科目,因此教師更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學生改變這個看法,幫助學生能夠學會學習數學。
初中數學相較于小學所學習的數學來說對于學生的思維轉變和題型的變換的難度加大,但是有沒有高中數學那么難,但是對于處于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困難。教師使用“五步教學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盡可能的讓學生不對數學產生“學不會”的想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五步教學法”中的“學”和“練”都是需要學生自主進行的,教師在這兩步中僅僅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更多的還是教學生怎樣學習,并幫助學生講解學生不能夠明白的知識點和學生不會做的題目等,在這之中,教師會不斷地給與學生提示,幫助學生不斷進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種能力不僅是在數學的學習當中,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也會有所體現。至于剩下的“導”、“教”“評”這三點,則是需要教師進行教學的步驟,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能明白自己的弱點在哪里,并進行系統的練習,讓學生的復習不會過于盲目,浪費掉大好時光。
“五步教學法”中的前兩步即“導”和“學”分別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步驟,“導”是教師在上課前對學生的自學進行的引導,讓學生能明確自學的任務還有此次學習重難點,幫助學生理清自學的思路,減少學生在自學時出現的錯誤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制定并復印好一份導學案,這份導學案可以包括重難點提示,讓學生了解本次學習任務的重難點,定義填空,讓學生自己找到書中的定義定理,了解基本的知識,還有例題說明,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這種例題的體型解析,并在這之后放上幾個相似思維題目和稍加變形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加強對于解題思路的印象。最后放上幾個課后練習題目,讓學生在課下加強練習。教師可以在課前或者提前一天把導學案發下,并在課上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在學生自學后再講課,學生的思路會更加明朗,學習起來也會更加簡單。至于“學”,這是學生在拿到教師法的導學案后進行的自主學習,在這之中,學生根據導學案對書中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并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提問教師和周圍的同學,比起自己學習要方便的多。
不管是怎樣的教學方式,教師的第一任務永遠是教學,教師在完成了前兩步的教學任務后,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教學。在學生完成了自學的任務后,教師根據導學案的思路,再進行教學。但是在“五步教學法”中的教學并不同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畢竟在這之前對了學生自學教師進行引導的過程,有的知識學生能夠自己看懂,所以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點教師可以略過,用更多的時間對難點和比較復雜,學生難理解的地方進行精講,這樣能更好的利用上課的時間,做到效率最大化。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跟要貼近導學案的思路,這樣才能讓學生適應,畢竟學生剛剛完成導學案的預習,記憶比較深刻,跟隨導學案的思路會讓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五步教學法”中的最后兩步就是“練”和“評”了,“練”是指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練習,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并不是沒有作用的,教師需要根據本次課上所講的內容出一些對應的練習題,確保學生能夠運用到上課所學的知識,并且要對題目進行變換,讓學生能舉一反三,變換思路解決問題。在學生“練”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來為學生提供幫助,不讓學生出現一道題目都不會做卻又不敢找教師解答的情況。而“評”是指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業和回答的問題、上課的狀態和思路等進行評價。比如說,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給學生寫一些批語和學生的學習弱點,讓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這樣會在一定程度幫助學生提高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并減少學生復習時不知道怎樣復習的情況。教師一定要建立一個完備的評價體制,因為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指路明燈”,更是教師對于學生的肯定會給學生感受到一種被人肯定的喜悅,從而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
結束語:初中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隨時對講課的方式進行調整,讓學生能對課程保持熱情,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