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靜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博野鎮(zhèn)中學,河北 保定 071300)
初中生處于人生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所塑造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對其一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還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中說:“有知識而無道德,則無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會之安寧,未得為無完全之物也。”中學德育所處的地位向我展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然而,雖然本人是以大學本科階段的學力對初中生道德教育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仍然在了解和學習的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了諸多問題,如傳統(tǒng)的德育體系、體制不完善,學校或家長過度強調學科學習重要性存在忽視道德教育重要性,傳統(tǒng)德育手段落后,不適應新時期德育需要等。正是基于德育的這些現(xiàn)狀,本人從英語課程教學為視角,從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學生本人四個方面探討提高初中生德育實效性的對策。
學校德育一直是初中生德育的主戰(zhàn)場,學校德育實效性的取得一直是提高初中生德育的關鍵因素。而轉變學校德育的新途徑主要表現(xiàn)在三點。首先,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學校德育提供有利環(huán)境。充分利用校風、學風、教風、校訓、校園意識及校園文化活動等媒介為初中生德育提供學習途徑。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感化人的心靈、規(guī)范人的行為。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轉變學校德育新途徑的重要內容。在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上,要以學生自愿組織的各種社團和協(xié)會為依托,通過校報、廣播臺、文化長廓、閱報欄定期進行重大活動、大型節(jié)日、重要紀念日的宣傳展示。其次,轉變教師傳統(tǒng)說教的教育方式。道德教育是一種特殊的學習過程,是一種價值觀的學習,而不是是非的判斷,更不是道德知識的記誦。針對不少學校在德育內容上普遍不重視實踐、不重視身邊德育案例;說教單一,講授方法陳舊,呆板、不生動,學生參與性、主動性不高等特點,要確實提高學校的德育水平,應該與時俱進,收集并講授鮮活的案例等。在這方面上,中心城市的一些學校做得比較好。在中學英語教材中,許多課文對話就包含了這些思想內容。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挖掘,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受到這方面的教育。本人強烈建議,在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上,大力推廣案例教學法。教師在課前要準備一到兩個典型的道德案例,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發(fā)動學生來參與討論,用提問對話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幫助學生進行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斷。
家庭德育并不是學校德育的補充,而是初中生德育實效性取得的關鍵因素。在家庭的道德教育中,首先需要的是家庭道德教育觀念的轉變。許多學生家長都有只要把學生送到學校就什么都不管了的習慣。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初中生良好道德的養(yǎng)成是離不開家庭德育的,而家庭德育中父母的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初中生的傳統(tǒng)道德養(yǎng)成。本人認為家庭道德教育觀念的轉變是以父母以及家庭成員充分意識到家庭德育功能發(fā)揮的重要性為前提,本人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在某學校見習實踐的過程中與部分學習散漫,思想相對較落后的學生溝通并且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一些不良習慣如逃課打麻將,翻墻上網吧等等,多數(shù)是因為父母經常在家里邀請親朋友好友打麻將或是家長長時間對孩子不聞不問而養(yǎng)成的。抽煙,喝酒等也是從父母身上模仿而來的。其次,家長要及時與學校相關德育工作者溝通,交流學生的近況,包括思想和學習方面。加強家庭德育功能的發(fā)揮另外一點就是家長要及時反饋學生在離校后的表現(xiàn),同時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的綜述表現(xiàn)情況,初中生德育實效性的取得離不開強有力的家庭德育的支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手段與途徑是提高初中生德育的基礎。
真正的教育必須內化為學生自身的品德,德育的任務就是把社會的道德內化為學生的品德。學生品德形成是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結果。由小學到初中過渡的階段,學生開始反感教師硬性約束,這也限制那也限制容易造成學生逆反心理。這個時期的學生想與成人平起平坐,不愿意聽別人的指責,愿意自己思考、自己分析。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抓住有利時機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進行自我約束,經過刻苦鍛煉,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培養(yǎng)他們自我教育的能力。本人認為,提高初中生德育實效性的保障只能從學生本人身上挖掘,本人在以往學生時代聽老師上課和如今走上講臺的時候都發(fā)現(xiàn)把選擇權交給學生,在德育方面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這是實踐的結果。如,本人認為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按照“三個三”的德育新體系進行德育教育,即:讓學生尋找自身“三”個光芒點,讓學生自己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肯定優(yōu)勢,樹立信心;自立“三”個學習榜樣,可以是同學、父母、老師、偉人等,讓他們做有準繩,學有目標;自定“三”項承諾,讓學生了解自我要負責任,培養(yǎng)學生誠信意識。宗旨就是讓學生做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
德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應該貫穿其成長發(fā)展的全過程,因此,要增強道德教育的系統(tǒng)性,抓好總體規(guī)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初中生開展循序漸進的道德教育。初中生的道德發(fā)展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比較大,家庭、社會、學校都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負有責任,因此,“四位一體”模式是切實提高初中生德育實效性的有效策略,本文較為系統(tǒng)的以這四個方面為主要內容,對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德育實效性進行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