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
(河北省定州市小油村幼兒園,河北 定州 073000)
從地域分布來看,縣城幼兒園的孩子,有來自縣城居民家庭的,有來自偏遠農村家庭的。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也因為農村學校的撤并以及精準扶貧異地搬遷等諸多因素,大量農村的孩子涌向縣城求學,陪讀從幼兒園就開始了,這就使得縣城幼兒園的生源以農村孩子為主了。從孩子的監管人員看,有父母監管的,有爺爺奶奶監管的。從監管人的文化程度看,有高學歷的,也有低學歷的,還有少數沒有進過學堂的。從家庭結構看,有四世同堂的,有三代一起的,也有單親的。這些復雜性使得親子閱讀的觀念相差甚大。有的家長認為,幼兒園的孩子還沒有識字,無法進行親子閱讀;有的家長認為,閱讀是老師的事情,需要老師在園里教孩子,把能把這件事情推到家長身上;有的根本沒有親子閱讀的意識,有的卻重視得超乎尋常,從胎教就開始親子閱讀了。因為認識上出了問題,所以,家長在親子閱讀上的投入就各不相同。有的家長雖然有錢,把房子裝潢得富麗堂皇,但卻不給孩子一間有童趣的房間,也不為孩子購置適宜的書籍。有的家長雖然貧困,但能擠出一點錢來,為孩子購買少許讀物,讓孩子自己去“玩味”,。針對這些復雜情況,幼兒園老師需要對家長進行適當的培訓,首先解決觀念問題,讓家長認識到親子閱讀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它的好處在哪里,即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只有家長樹立起親子閱讀的意識,才能有效進行親子閱讀活動。
如何進行親子閱讀,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由于家長文化程度、思想認識、家庭條件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實踐操作中就出現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有的方式方法比較科學,有的就不盡其然了。
(一)讀本的選擇不太適宜。閱讀首先要解決的是讀什么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四大名著值得從小灌輸,所以就選擇四大名著的兒童讀本給孩子講解;有的家長為了讓幼兒提前識字,就選擇圖文并茂的識字讀本;有的家長認為童話很吸引孩子,所以就選擇之外很有代表性的童話書籍;有的家長認為,幼兒不識字,就選擇繪本進行閱讀,有的家長希望孩子長大當科學家,就選擇科普書籍;有的家長迎合時尚,選擇中華文化,選擇經典書籍,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其實,讀本的選擇沒有一個標準,但有其原則。我們認為,親子閱讀,首先要放棄功利性,即不為孩子將來干什么去考慮,只在喚醒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發問意識,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樂于讀書的習慣,因此,什么素材的讀本都要涉獵,即可以信手拈來。其次,要適合幼兒。幼兒有其特殊的心智,讀本一定要圖文并茂,故事一定要懸念跌出,曲折有趣,語言一定要滑稽幽默,簡潔明快,還要朗朗上口,絕對不能不晦澀難懂的材料硬灌孩子。為此,幼兒園老師有必要通過培訓的方式,指導家長選擇圖書,甚至在班級中建設一個閱讀書角,讓全部孩子和家長共同閱讀一些書籍,以便在班級中相互交流閱讀心得。
(二)親子閱讀的方法不夠科學。親子閱讀是需要方法支撐的,好的方法不但可以培養孩子閱讀的樂趣,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更能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不好的方法,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從小厭惡讀書。不少家長的親子閱讀,不在“親子”上下功夫,而是在“閱讀”技巧上瞎琢磨。親子閱讀首先要一個“親”字當頭,即要有親和的態度,親切的語氣,讓愛心滿滿,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和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一起閱讀是一件及其快樂的事情,因為一起讀書一起感知書中的美好而對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更加親近,對書籍更加親近。要鼓勵孩子玩耍式的翻閱書本,更有鼓勵孩子有意的去閱讀,讓孩子大膽地充分的以“牙牙學語”的方式講述書中的故事,講述自己的獨特的見解,還要始終用驚訝、贊嘆等眼神、語氣等表示自己對孩子出色表現的贊賞,同時要極具耐心地用充足的時間來等待孩子閱讀,即我們常說的“靜等花開”,切忌孩子還沒有讀完,沒有讀好,就不耐煩地催促或者主觀地成人化地去講解。對于一些比較難懂的讀本,要用童話般的語言給孩子進行點撥或者講解,然后鼓勵孩子去翻閱去細品,去挖掘出自己的理解。這樣的共同閱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親子閱讀,才能收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