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財貿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引言: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只有具備先進的思想才能為大學生在社會上的立足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思想政治的教育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國家意識形態宣傳的主陣地,成為人們接受國家意識形態的有效途徑,為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學會不斷融入新的思想。要做好意識形態的實時呈現,將新時代的經濟思想所涉及的所有觀點詳細講述,爭取將新時代經濟思想在大學生群體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時代的經濟思想是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情況,與當今的社會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新時代經濟思想是我國多年來不斷創新成長的一套科學的理論體系,是黨和國家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掌握新時代的經濟思想,促進自身思想的進步,適應社會的發展。
另外,新時代的經濟思想來之不易,是黨和國家突破重重困難,堅持穩中求進,不斷保持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新時代的經濟思想,塑造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促使學生堅持實事求是,積極地克服苦難,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堅持不懈的思想品質。
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給高校教育帶來了諸多的機遇,思政教育同樣也不例外,與此同時,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各種思潮接踵而至。大學生通過上網接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這些思想與高校的思政教育內容形成了強烈的沖突,無形之中給高校的思政教育增加了很多壓力。大學生通過互聯網接觸到大量不實信息,學生聽到各行各界發出的聲音之后無法準確地做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形成錯誤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十分不利于學生未來在社會上的立足。
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思政教育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當前思政教育的現狀來看,部分學校缺乏與時俱進的理念,一味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為學生教授書本上的知識,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上墨守成規。導致學生很難在思政課上產生認同感,進而不利于學生接收社會上的新知識,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新時代思想的融入就成為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
課堂的講授是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徑,教師在融入新時代經濟思想的過程中必須提高效率,確保學生真正理解經濟思想的內容。首先,作為一名思政教育老師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庫,認真研讀關于新時代經濟思想的理論教材,在保證自身具備準確科學思想觀念的基礎上,將新時代成果準確地融入課堂。比如在經濟思想中強調一切以人民為中心這一觀點在學習唯物史觀時就可進行創新應用,促進大學生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觀點,增強大學生的理論素養。
課外教育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同樣也是現階段的思政教育忽略的重點,它對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通過借助校園文化活動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感染,比如舉辦演講比賽,圍繞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學生了解現階段如何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相關的觀點、理論。幫助學生實現知識、思想、素質等的全面進步。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只有在不斷實踐的情況下,才能促進大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活學活用,從而真正領悟新時代經濟思想的科學內涵。比如,鼓勵大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通過親身觀察扶貧村的生活現狀,切實感受國家精準扶貧的強大力量。另外,通過這樣的經歷,還能培養學生經濟節約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互聯網的應用不應該只局限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充分挖掘“互聯網+”的新形式,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價值。在進行形式選擇時,教師可以先嘗試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過調查顯示,現階段的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微信、QQ、微博、論壇等網絡軟件上。教師針對這一現象,就可以靈活地將新時代的經濟思想內容融入到這些網絡軟件上,全面拓展思想教育的新渠道,讓學生接觸到更多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例如,可以通過在微信公眾號里定期推送文章,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新時代經濟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課意義重大,對新時代的大學生而言,只有掌握社會的最新狀態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將來在社會上立足打下基礎。因此,思政教育老師要具備發展的眼光,推動思想政治學科與時俱進,實現教育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