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石柱縣三河鎮永和小學校,重慶 409100)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內容,具有重要的教學作用,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各種語言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素質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口語交際能力就是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重要目標,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記憶進行知識積累,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鍛煉學生的語感,實現學生各個方面的有效進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就需要我們針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方式進行有效的探究,分析現階段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實現對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培養。
在語文課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一般都是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大意,并讓學生進行對其中生詞生字的學習和記憶,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對于口語交際方面就不是非常重視,很多教師只關注學生的閱讀理解,讓學生有效掌握文章中的思想和知識,而沒有形成有效的口語訓練指導,對于部分教師來說,口語教學本就不屬于考試的要求范圍內,沒有必要進行專門的訓練,甚至認為口語訓練只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影響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因此有些教師就沒有學生進行有效的口語指導,也就是安排學生進行簡單的朗讀,使得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
口語交際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培養,就需要學生積極進行口語練習,針對各種文章進行口語朗讀,訓練自己的語感,同時在閱讀過程中熟悉各種口語表達方式,提高自身的口有交際能力。不過在實際的閱讀教育中很多學生的積極性并不高,太愿意進行口語訓練,受應試教育影響,口語方面在小學階段并不受重視,再加上閱讀教學方式太過單一枯燥,沒有形成有效的口語教育方式,影響了學生的口語訓練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
在小學階段的考試中,對于學生閱讀的要求大多都在語句的理解和分析方面,在口語交際方面的內容非常少,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和學生都不是非常重視口語交際,在教學訓練中沒有形成有效策略,影響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我們轉變過去的閱讀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積極開展對學生的口語指導,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先讓學生進行朗讀,然后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的口語訓練,讓學生利用各種語言文字進行自由表達,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著大量的文化知識,其中也包含著大量的生活素材,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研究,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對相關知識的閱讀練習,來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學生可以主動進行對各種文學作品的分析研究,然后根據自己的感悟進行思維活動,表達自己對文章的觀點,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課程中《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內容時,這篇課文描寫了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朗讀,讓學生自己進行朗讀練習,然后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語句內容,并組織學生進行對課文的分析,讓學生也通過比喻的手法詳細描寫水泥道的美,從而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進行對課文的表達,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生活中的道路進行分析和表達,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口語練習。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必須讓學生自己愿意進行口語練習,提高學生的口語訓練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口語教學評價,多給學生以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課程中《金色的草地》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讀后感的寫作,并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針對課文中“草地和蒲公英”進行分析,鼓勵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溝通,形成有效的口語文章,讓學生自己進行表達,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中,需要我們轉變傳統觀念,加強對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視,根據對教材的分析,設置各種口語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