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第四高級中學,西藏 日喀則 857000)
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仍然有的地區因為習俗、文化等因素的干擾,而使得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無法全面鋪開。對于藏族地區漢語文教學而言,在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上仍然無法達到新課改要求的標準,這其中必然有著其特殊性需要思考。藏族地區由于地域文化、地區特點的因素,使得傳統教育理念仍然占據主體地位,而在傳統理念之下想要提升學生對漢語文內容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是無法達到的,因而,需從創新內容入手,為學生重新帶來一個別樣的教學氛圍,為漢語文教學盡可能降低難度,適應學生理解水平。
在藏族地區漢語文教學之中,不難發現許多問題,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主體性地位仍然存在,使得許多漢語文教師很難在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上產生變革,只能夠選擇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以此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對于漢語文內容的理解深度也不夠達標,無法切實有效提升學生對漢語文的理解水平。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藏族地區漢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知識來源仍然是教材內容,而教材更新較慢,使得許多教學新素材無法在藏族地區漢語文課堂中得以展現,進而必然與時代脫節,讓學生難以在新時期獲取新的知識,也必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了藏族地區漢語文教學效果大幅度降低。
許多藏族地區學生從小接觸的便是藏族文化,因而對于漢語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少之又少,所以在學習漢語文內容時必然產生一些困難,這就是為何藏族地區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從創新理念入手,為學生帶來新穎的漢語文課堂教學,以此刺激學生學習主動性與學習積極性的發揮。
在藏族地區漢語文教學之中,為了能夠有效發揮創新理念的價值,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氛圍,觀察與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此在課堂教學之中加以融合,教師也應該滲透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帶來更多視覺上的刺激,以此將抽象化知識內容轉化為直觀性內容,更加促進學生對漢語文內容的理解,掌握更大層次上的漢語文內涵。
比如,在漢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荷花》課程活動時,教師便可以設計拓展練習這一環節,讓學生想象除了書中三種荷花的姿態外,荷花還有什么其他姿態。這時候筆者先呈現課文所提到的三種姿態,隨后出示幾張展示荷花姿態的圖片,讓學生進行比喻句的說話練習,緊接著讓學生想象荷花的姿態。
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之下,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硬性教學輸入,使得學生只能夠在死記硬背之中來開展漢語文學習,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產生理解思維,難以有效提升學生漢語文理解水平。在創新思維之下,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帶來更為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有更多時間去進行理解與自主思考,并借助多樣化教學內容為學生帶來不同的體驗,刺激學生的學習感悟。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詩歌或者是成語這一類具有典型的漢文化代表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獨自的時間進行一番討論,然后在由小組代表來講解自身的理解,教師作為”掌舵”者,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指正或點頭、或微笑,給予學生點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態度,當然更多的還是要尊重學生。
對于漢語文教學而言,其主要目的便是為了培養學生漢語的實際運用與理解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懂得漢語,以此大大降低交流互動的難度。所以,高中漢語教師應盡可能結合課內外兩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內完成理論性知識學習,而在課外完善實踐性學習,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鍛煉對漢語實際運用水平,讓學生在實踐與理論之中重新審視漢語知識結構,不斷提升自身漢語實際運用能力。
總之,在援藏背景之下,教師應將創新思維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創新思維領導之下重新對漢語文內容產生新的認知,并感受漢語文化的魅力所在,愿意積極投身到學習之中,共同促進漢語文化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