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古族中學,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0)
片段作文是通過一段寫作訓練提升學生寫作技能的教學方式,內容一般包括生活畫面、事物、人物的敘述、描寫、議論或說明。復雜度低、表達內容集中、寫作形式靈活是片段作文的主要特點,通過片段作文的寫作更容易捕捉瞬間的靈感,激發學生在具體事物上的思維活動,更容易從創新的角度思考問題[1]。作文寫作需要具體的內容作為點睛之筆,能夠豐富文章層次,也是作文訓練的基本要求之一。在片段作文寫作中也不例外,掌握片段作文的“寫具體”技巧有助于增強全文寫作技能,也是一種將整篇作文分步驟寫作的訓練方法。作文寫作教學中,片段作文寫作訓練在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語言、增強寫作能力方面發揮了顯著優勢。
觀察是學生通過雙眼視覺載體看見事物,作文中對具體事物的描寫需要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觀察是掌握事物特征的直觀方式,將觀察到的事物特征為核心豐富作文語言、完善理解,進而形成一個內容充實的片段寫作。學生觀察能力培養是寫作訓練的關鍵環節,便于抓住事物特點,觀察事物特征為學生寫作提供了有效素材,形成更加完成的片段寫作構思。而培養學生觀察事物期間,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與幫助,教師可通過示例的方式講述事物的重點細節,并加以整合敘述,采用優美、精簡的語言寫作成片段作文,為學生樹立觀察事物特征的典范[2]。詳細展開教師進行事物特征教學的步驟:1.在教師的輔助下學生選取具體的描述對象,或是事物、或是人物,懷著認真觀察的心態,獲取直觀有效的事物特征。2.運用優美的修飾語言表現所觀察到的事物特征,使片段作文的寫具體部分更加鮮明、生動。
以人物描寫為例,抓住人物特點進行描寫,從形態、容貌、神情等方面尋找人物特點,刻畫鮮明的人物形象與個性,進而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以一段人物描寫為例,分析人物特征的應用:“小男孩兒正睡得香甜,圓圓的蘋果臉上,半開半合的小嘴兒像一顆含苞欲放的花蕾,在睡夢中常常笑出聲來。”其中,“圓圓的蘋果臉”,“含苞欲放的小嘴”均是對人物神態、五官形象的具體描述,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小男孩睡夢中的憨態。在片段作文寫具體訓練下,學生觀察能力與作文意識有所提升,為語言表達能力的飛速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作文教學中為了作文而作文的問題普遍存在,學生往往為了完成作業與任務而進行寫作,并不是以內心的靈感為出發點,這樣寫出的作文缺乏主心骨,不能突出文章寫作重點。針對這種現象片段作文寫作要以培養學生“寫具體”的能力,寫具體要求學生重點描述事物的特點,并不意味著脫離文章整體,應以作文整體設計為基礎,進一步描寫事物細節。可從以下方法入手:1.首先要豐富作文訓練形式,將閱讀、觀察與片段訓練等內容融合在同一課程中綜合講述,以多元化的形式向學生傳輸“寫具體”的基本方法。通過閱讀優秀的文章了解作者寫具體的思路,學生初期階段可以加以模仿,訓練后期需要開拓創新,形式自己獨特的寫具體方法;學生根據觀察到的事物特征、學習到的寫作手法進行寫作實訓,將觀察到的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內容集中的片段寫作[3]。2.片段作文訓練“寫具體”訓練設計:教師設計題目讓學生自行練習課上學習的寫具體技能,如擴句訓練:例如:“春天到了,一群小朋友在廣場上放風箏。”教師由此提出問題:春天的天氣是什么樣的?小朋友的心情怎樣?風箏是怎樣飛的?通過回答每個問題,將結果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片段作文。根據題目設置學生還可以舉一反三的進行習作訓練,如“教室里的學生上課情形”、“媽媽做飯情形”、“爸爸工作情形”等。
“寫具體”的核心是怎樣將事物描寫更加具體、詳細,突出事物的特點。可運用修辭手法突出事物的形象,更加生動的描寫事物細節。以初春時期柳樹的描寫為例,“冬去春來的時節,那些早早落葉的樹木遲遲不肯發芽,而柳樹卻在寒冬的余暉下首先蘇醒了。它抖擻精神,使勁地伸展腰肢,像歸隊的勇士一般,迎著寒冷的風,不顧一切地率先吐翠,披上了焦黃嫩綠的新裝,遙盼著小燕兒歸來。”這段描寫主要運用了比喻與擬人手法,“早早落葉的樹木遲遲不肯發芽”以擬人的狀態敘寫尚未發芽的樹木,表現出樹木“慵懶”的心態;“使勁地伸展腰肢,像歸隊的勇士一般”直接將首先發芽的柳樹比作勇士,突出描寫了柳樹旺盛的生命力與不屈不撓的生長精神。該片段將修辭手法運用其中,此外,學生在教師輔助下靈活運用節描寫、側面描寫等手法。
文章對片段寫作中的“寫具體”策略的要點進行簡要分析,認為“寫具體”需學生掌握事物特征、從文章整體出發、采用修辭手法描述事物的具體特點,“寫具體”寫作技巧的訓練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教師根據訓練內容設計巧妙的訓練習題,學生在悉心觀察下采用優美的語言、華麗的辭藻將事物特征描述出來,最終實現作文練習突出重點、細節描寫生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