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攀西南山學校, 四川 涼山 615500)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活動中一種重要的手段,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也是學養成良好品格,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平臺。課堂教學有效性,簡而言之就是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引,主動參與學習,并且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發展。主要表現形式為:在認知方面,學生對新知識從不知到知道,從不了解到全面掌握;在情感方面,學生對某一新事物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抵觸到熱愛。那么怎樣才能讓基本上沒接觸過英語的地段孩子了解英語,并且喜歡上英語,在英語課堂上全神貫注的習得知識呢?這是所有從事教育事業工作者都面臨的問題。《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首要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培養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低段學生的年齡均在六到十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注,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打擾。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自己感興趣的接受快,而自己不感興趣的則接受慢,有的甚至會對不感興趣的科目產生抵觸情緒;同時,他們又活潑好動。而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大的優點就是模仿力很強,對于語言學習來說,要培養良好的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模仿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狀態和效果,與教師的課前準備、綜合素質、精神狀態密不可分。課前教師做好充分準備,整個教學過程才會流暢。教師精神飽滿,學生也會聚精會神;教師豐富的肢體語言,使教學內容妙趣橫生,學生為此而被吸引,自主的加入到輕松愉悅的學習中來,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運用單詞和句子。
在新課改和素質化教育的背景下,對教師提出了功更高的要求。教師若固守成規,采取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終將會與現代教育理念相脫節。因此,教師不僅僅要練好自己上課的本領,還應該多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積極參與各種師資培訓,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關愛學生,與學生拉近距離。課堂中,教師擔任好指引著的職責,大膽放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這樣才會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教學效果好起來。
什么是情境教學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的引入和創設具有感情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的具體場景,用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情緒,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得知識,運用知識,促進學生情感發展的教學方法。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歡快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學生接受和消化知識的能力強,他們往往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就將知識掌握牢固了。可見情境教學所創設的形象而生動的場景,愉快的學習氛圍是保證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是機械的重復講解分析,這對于英語學科來說,缺乏了主觀理解和實際操作,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往往是采取死記硬背方式進行。英語情境教學則是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促進了語言內化的積極活動。這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緒和興趣,使學生學習的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的活動。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英語教學活動中更需要老師創設形象而生動的情境。課程熱身環節,我會與孩子們齊唱英語兒歌或者上孩子們觀看一段他們感興趣的英語短視頻,這既營造了英語學習氛圍,又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課程導入環節,則利用圖片或者視頻,先讓學生感知當堂課中要學的內容。
我在教授人教新起點英語二年級上冊unit5Inthepark這個單元的內容時,課前學生和我一起唱unit4的兒歌
我們從生活中發現,一潭死水,如若有人投入一粒石子,那水面總能躍起美麗的水花。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積極評價,會使學生精神振奮,學習英語的欲望強烈。在這種學習欲望的驅使下,孩子們會努力去獲取成就感。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獲取成就感了?教師的肯定和稱贊是孩子獲得成就感的有效途徑。孩子對鼓勵與稱贊的需要,就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如何讓孩子在英語課堂中體驗成功,擁有一份自信,很大的因素在于教師如何在評價中運用鼓勵與稱贊的藝術,進行有效的稱贊。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評價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目標性的評價;2.要有實質性的獎勵;3.有效性的稱贊;4.及時分享孩子的小成就。
小孩子獲得成功時,內心是非常渴望與他人分享的,他們渴望分享就如種子渴望養料一樣,稱贊能給學生帶來短時間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分享卻能把成就感和自信心延續到四十分鐘以外,甚至更牢固、更持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的分享應該著重于肯定學生獲得的成功和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也就是進行激勵性的分享。
結語:如何保持低段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奮戰在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都在探討的話題。在課堂教學中,只有不斷總結和研究,才能讓課堂教學效果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