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花山街道大樹屯小學,云南 曲靖 655338)
隨著課程不斷改革,小寫語文課堂不斷有了活力。而想要讓學生真正對語文這門科目產生興趣,教師就要讓語文課堂充滿魅力,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起課堂氛圍,使其進入到良性循環中。對于小學生而言,注意力極其容易被分散,因此,想要吸引住學生的目光是難上加難的,如果采取一些比較極端或者比較硬性的手段,只會讓學生越來越不喜歡語文課堂。所以,就必須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這門科目,使其在課堂上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并樂在其中。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生活中或者是課堂上都比較喜歡形式多樣的方式[1],但是在我國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采取同樣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師認為每次上課的模式一樣,學生就會適應,會讓師生之間的默契感增強。但是實際上,單一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對學習語文逐漸失去興趣,每節課都是機械地讓學生朗讀課文,自己先分析課文,最后教師幫助總結。給學生留課后作用,這只會讓學生感覺課堂一點活力都沒有,極容易在課堂上出現溜號、走神的情況。也會感覺到疲憊。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學生都有過在語文課堂中感覺無聊,不愿意聽講的情況。甚至有許多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看課外書或者其它科目的教科書,這個數據很龐大,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起這個問題。對自己的教學手法重新審視一遍,單一的教學模式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讓部分學生感覺到舒適,自身也比較安心,但是不是對所有學生都有效果的,可以以教學模式為突破口,找到讓學生喜歡語文的方法。
許多教師在課堂上都會自顧自地講,與學生缺乏交流甚至是沒有交流,尤其對于小學教師來說,他們會誤認為學生不會獨立思考,在邏輯思維方面也比較欠缺。就沒有了與其溝通的意義[2]。而與小學生溝通也不會帶來實質性的影響,無法為自己的教學帶來有效的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略學生自己真正的想法。學生在課堂上有疑問也不敢提,就造成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有時候,教師無法理解學生的喜好,不明白學生在課堂上對那些知識產生了興趣,使學生也不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去,到最后就會越來越反感語文,也沒有足夠的重視。使語文課堂變成教師自己的課堂,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3]。
對于學習語文來講,教材是最佳的材料,但其不應該是唯一的資料。想要學好語文,應該以課本為出發點,然后結合實際。語文本就是來源于生活的一門學科,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語文的知識。而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許多教師都存在著嚴重的照本宣讀的情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生活來講解一些語文知識,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1.角色扮演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年齡比較小,對一切事物都會感到好奇,也由此導致其不喜歡平淡如水的生活。他們對許多事情都會想要刨根問底。因此,想要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魅力,教師首先就要豐富教學方法,不能過于單一地教學,例如角色扮演的教學模式。
比如,在學習《小猴子下山》這一課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講解,教師就會讓班級同學先朗讀一遍這篇課文,然后教師給學生講解一些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最后只會讓學生自行完成課后作業[4],遇到需要背誦的課文,會讓學生背下來。但是學生不是真正地理解課文,背誦也比較困難,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態。而如果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找一個男同學來扮演小猴子,一名女同學扮演小兔子。故事由同學們自已演出來了,在演的過程中,學生只會覺得有趣,走神溜號的現象幾乎沒有了。當演完之后,教師再對課文進行深層次地講解,學生就會真正理解課文的意義,背誦的難度也減少了不少。
2.多媒體教學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是集聲音、圖片、視頻為一體的新型教學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一般都比較喜歡看動畫片,在課堂上以動畫的形式給學生展現課本內容能有效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的動力。孩子們看到動畫片,都會注意力比較集中,當放映完畢,教師再來講解其中的重點難點,效果事半功倍。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不再死氣沉沉,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想要讓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興趣,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平時的興趣愛好,所以與學生進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對于現在社會而言,大多數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都比較緊張,學生不理解教師的用心,教師也不知道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這就直接導致課堂氛圍不活躍,沒有交流。因此,想要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真正了解學生的愛好,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進行教學。教師與學生的年齡差距較大,難免會產生一些代溝[5]。所以一些教師認為比較有樂趣的事物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只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綜上所述,想要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就必須豐富教學方法并且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只有讓學生對語文真正產生了興趣,才能學好語文,教師要做好引導者的作用,找出最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愛學并且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