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成效的好壞,與教師自身素養有著直接關系。若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意識形態,還要加強思想政治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使他們在崗位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若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隊伍建設工作,需要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并制定可行性的方案,唯有運籌帷幄之中,才能夠決勝于千里之外[1]。因此,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首先要確定完成的數量、人數、教育思想等,然后在根據人員組成細化培養方式。也就是說,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隊伍規劃時,應涉及職業規劃、薪酬待遇、解聘處理、退休等方面的內容。此外,還要將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勢,教師隊伍中現存的問題融入到規劃中,使各項內容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從而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隊伍建設的順利進展奠定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辛勤奉獻和較強的責任感,與學校的氛圍和所享受的待遇有著直接關系。對此,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隊伍建設的過程中,要善于發掘教師的內心,了解他們的意識形態,通過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去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參與度[2]。首先,用待遇吸引人才。不論是學校還是企業,良好的待遇是人才決定去留的基礎。在高校中,如果教師所具有的價值與其得到的報酬不成比例,他們就會另謀高就;但如果職不配位,就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所以,高校應根據不同的待遇來體現教師所具有的真正價值。其次,運用強烈的事業感來吸引人才。相對于其他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論知識豐富,綜合性強等特點,如果教師的綜合素養較低,是很難勝任這份工作的。對此,高校在引入高素質教師時,需要通過加強事業滿足感的方式吸引人才,通俗來講就是為教師提供多種多樣的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使他們的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充分發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與理念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形勢變化做相應的調整。所以,在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隊伍建設時,應增強持續性培訓,將新理念、新事物、新思想源源不斷的傳授給教師,使他們的思想長期并永久處于潮流的前沿[3]。首先,了解思想政治教師的培訓需求。對于教師的培訓而言,不同時期要有其相應的要求,所以,在培訓前期,應對教師進行充分的調查,結合調查結果制定針對性的培訓課程與培訓計劃。其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培訓內容。培訓的有效與否,與課程計劃、課程安排和課程描述有著直接關系。對于整體培訓而言,課程計劃能夠細分培訓內容、時間及人員組成等;課程安排就是對課程的流程與內容進行安排;而課程描述是幫助參加培訓的教師了解培訓的全過程。最后,豐富培訓方法。豐富、新穎且充滿趣味性的培訓方法遠比一成不變的培訓方式更能吸引教師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在具體的培訓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案例研究、教學游戲等方法進行,讓思想政治教師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收獲知識,提升素養。
其一,優化思想政治教學隊伍的結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隊伍的開發與建設過程中,要想提升整體水平和層次,就要改變傳統的思維定勢,將整個人才隊伍進行優化,具體可著手于如下幾點:1.將隊伍中的男女比例進行優化,使每一名教師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2.加大青年教師的引入力度;3.注重高素質、高學歷人才的引進;4.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將歷史、法學等不同專業的內容滲透其中;5.優化管理理念,引進先進的管理手段。其二,將考核與激勵機制進行完善。首先,高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隊伍責任制的考核機制內容,詳細劃分黨組織干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師的責任及考核制度,必要時還要融入相關的法律法規。其次,建立具有針對性的激勵機制。若想提高教師的積極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通過表揚、物質、資金、晉升獎勵等方式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讓他們在嚴于律己的同時,還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隊伍建設的進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熱忱。
綜上所述,雖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隊伍的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但只要高校改變傳統的發展觀念,通過加強人力資源隊伍規劃、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加強對思想政治隊伍的管理等手段加大人力資源隊伍的建設力度,才能夠贏得教師的青睞與信任,使他們的教學水平與整體質量得到提升,從而為高校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