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天水 741025)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隨之迅速發展起來,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但隨著近年高職院校不斷擴招,招收的學生呈現復雜多樣性特征,為此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如何適應時代要求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切實做好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關系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大課題,也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改革、發展的成敗。
高職院校學生具備了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特點,但因錄取層次、知識結構、社會認可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具備自己的特點。
從管理上趨于封閉半封閉狀態,使不少學生產生失落感。政治理論水平的不高和行為上的不堅定性,沒有像本科院校的學生那樣具有強烈的政治熱情。他們職場理想狀態與他們所處的現實生活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心理形成很大的反差和矛盾,使得他們對人生目的迷茫,人生態度消極,人生價值追求趨于功利化。
高職學生進入高職院校之后,改變以往被別人看不起的愿望是強烈的,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懶惰性較強,自我控制能力差。甚至有部分學生會找各種借口和理由逃課和無故曠課,有時人在課堂心在外,學習效果不夠明顯。
高職學生在小學、中學學習階段,由于種種原因(如,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方法不佳,家庭、學校、社會各種壓力)沒有學好基礎知識,考試成績一般在班級的末尾,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自暴自棄,自信心不足,長期形成一種自卑心理。
部分高職院校推行“2.5”+“0.5”或“2”+“1”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得在校學生在兩年半或兩年之內學習完專業理論知識,這樣更加削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段,從而弱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發揮著主導作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打破傳統空洞說教教育模式,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影視資料、多媒體、網絡等輔助工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感染力和影響力。
高職院校充分結合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等特點利用好第二課堂。可到學校附近的聾啞學院、福利院、敬老院等地開展慰問演出,促使大學生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業讓愛傳遞,更為思想政治教育創造良好基礎環境。
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心理疏導是指“通過解釋、說明、同情和支持和相互之間的理解,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影響對方的心理狀態,改善或改變心理障礙人群的認知、信念、情感、態度和行為等,達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狀態和消除思想障礙的目的。”
當今社會是一個網絡社會,網絡對大學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因此在課堂中能夠有效利用網絡工具,將會對思想政治課產生巨大的幫助。
總之,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普通高校相比有著自身的特點,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我們要本著實事求是態度,積極探索適合高職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才能培養出真正德才兼備的高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