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民族中學,福建 漳州 363100)
隨著現代社會和科技的高速發展,創新型人才才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的創新意識有所發展,這不僅對學生而言有深遠而長久的影響,對社會而言也是一種進步。初中物理課堂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活動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初中階段學習的物理知識大部分都是實際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是對生活的物理現象進行了一個有效的歸納和收入錄,總結了學生生活中的物理規律,讓學生進行有效的理解和學習【1】。日常中的一部分物理現象相對比較常見,學生早就意境習以為常,根本無法把日常生活與物理知識聯系起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的觀察生活周邊的事物,發現不一樣的物理現象,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牛頓正是因為對蘋果的掉落有了細心的觀察,才發現了萬有引力,而阿基米德也正是仔細觀察浴缸中水的變化,才總結出了阿基米德原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以放電現象、過天晴之后出現的彩虹、雪霧冰雹的形成、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等來引導學生。這些物理現象都存在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只要學生留心觀察就能夠發現。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來源于自己的日常,最終也流入到生活,要讓學生通過聯系實際進行思考和探究,才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運用物理思維和物理知識來鍛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所謂創新就是要推陳出新,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這對學生而言是好事,也是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發現學生出現特立獨行的想法時不能直接進行否定,否則會打擊學生的信心,也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在日后出現類似的想法時就會否定自己,這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打擊。
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積極的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學生部分特立獨行的想法要給予肯定和認可,要肯定學生的創新意識,肯定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保持持續性的活躍。教師要在學生的想法上提出看法,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才能幫助學生有所發展除此以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包容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在學生犯錯時要進行鼓勵和指導,只要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的參與了思考和探究,教師就要鼓勵學生的學習精神。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不足,再幫助學生改正,就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了讓學生之間思維有更多的碰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思考和探索問題,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看法,發散自身的思維,鼓勵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學習物理會有一定的抵觸情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并且部分知識的學習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2】。這樣,顯然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發展與進步。
為了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影響,教師可以有效的引入情境教學這一模式來提升教學成效。通過情境創設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思考背景,學生通過發散思維和感性認知能力來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賦予課堂更多的趣味性,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借助直觀的情境將其理解,在課堂上具有更多的主動權,愿意主動的參與到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活動中,學習相應的知識,從而構建創新性邏輯思維,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有所進步,有所提升。在情境創設的背景下,教師更容易激發學生的物理思維,也更容易營造學習物理知識的氛圍和環境,讓學生在情景背景下有效地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思考,讓學生通過發散思維來探索物理問題,這是提高初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綜上所述,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要從各個教學環節入手,把創新意識的培養融入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在帶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為學生指明創新的方向,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思考環境,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