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義縣新民中心學校,江西 南昌 330500)
時代呼喚著教育改革,時代呼喚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小抓起。對于小學生來說,首先要從自主創新意識抓起。課堂教學是教師施教和學生求學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的主渠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又如何優化課堂教學,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且落實到實處呢?通過教學,我是按以下幾點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的。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環境中,這樣對一堂課的教學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索,為一堂課的成功鋪下了基石。我教《長征》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紅軍在長征途中歷盡的千難萬險,我組織學生先觀看紅軍長征的紀錄片。學生們通過視頻親眼見到紅軍過草地、爬雪山、飛奪瀘定橋,以及長征勝利后的喜悅。學生非常容易理解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從而,達到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
課堂氣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寬松和生動活潑的氣氛,可以使情緒具有“動機和直覺作用的積極力量,它組織、維持并指導行為?!币蚨?,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學生的主體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把學生視為自主的、發展的、有潛能的人;要熱愛每個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要把微笑和激勵帶進課堂,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善于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我在教《雪》那課,讓學生朗讀課文,“看看誰的朗讀能把大家帶入美麗的雪景中?”第一位學生朗讀的一般,我問大家,他把我們帶進去了沒有?學生說沒有,我說,只把我們帶到了邊上,是不是?學生笑了,第二位朗讀更糟。我只好說,哦,他不但沒有把我們帶進去,反而把我們領出來了。這一句幽默的話,引起了大家繼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營造學生的創新氛圍。
對于語文教師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教學內容的創新因素,淺化教材內容,培養創新意識。古人云“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做好探索知識的“帶路人”,在教學活動中,要創設條件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語文教學時,理解課文內容及中心過程中,有很多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課文內容來定方法,比如《我的戰友邱少云》,我采用替換課文角色來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埋伏在敵人的眼鼻底下,最后被敵人用燃燒彈活燒了半個多小時的邱少云,讓學生把自己替換上去,讓學生設身處地想象一下當時的場面,加深學生對邱少云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學實踐還告訴我們:一個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人,遇到問題不只是從正面沿著一個方向分析研究,可貴的是能把握客觀事物的變化調轉方向,靈活思考,以尋求合理的途徑解決問題。如《鳥的天堂》中有這樣一句“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薄邦潉印笔鞘裁匆馑??我問學生,無人回答,于是我板書了“晃動”、“顫動”、“震動”、三個詞,之后,演示了三種動作:搖動教鞭,輕拍桌子,輕吹書頁,當輕吹書頁后,學生說“顫動”!從而找到了它的意思是輕微、快速地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習內在的財富》報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讓每個人發展自己的才能和創造潛能.?!迸囵B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
練習是語文課教學的重要環節,不但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溝通與創新的橋梁。我們語文教師要潛心進行教材教法研究,精心設計聯系內容和方法,努力把學生的全部創造潛能釋放出來,卓有成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陣地,教師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不失時機,堅持不懈地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始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能駕馭未來發展的新型人才,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