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博物館,河南 安陽 455000)
博物館作為一個文物收藏機構,主要負責文物標本的管理、保護與收集等工作,防止珍貴文物損壞或消失。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作為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其科學價值與藝術價值極高,做好文化保護工作尤為重要。
當今時代,雖然社會現代化發展進程正在不斷加快,但人們對人類社會歷史的研究卻一直沒有停止過。而若想更好地研究人類社會歷史,就離不開對文物的研究。因為文物是人類歷史與社會進步的見證,它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有了它,很多人類社會歷史就得到了有力的佐證,而不再僅僅是推測。同時,文物本身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因為它們是古代人藝術與技藝的產物。而若想對文物進行有效的研究,首先要做的是保護好它們。每件文物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失去或者損壞了就不可再生。人們對文物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長期性地研究,就算是現代人沒有研究透徹,子孫后代也可以繼續這項事業。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將文物保護好,使其世世代代流傳下去。所以,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是一件具有使命性的事業。
博物館文物數字化建設任務艱巨繁重,涉及多門學科、多項技術、多個領域,需要高素質的文博人才隊伍作支撐。文博工作者要大力弘揚優良傳統,著眼于文博工作新的實踐和發展,以思想建設為前提,切實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增強文博數字化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能力建設為重點,既要掌握文博領域的專業知識,又要掌握數字化、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應用信息技術和駕馭信息資源的能力。同時,還要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嚴守組織紀律和工作紀律,始終保持求實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夯實文博隊伍建設思想基礎。
第一,文物保護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文物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保護,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使文物得以更好的保存。第二要加強文物保護的軟件建設。文物保護中,最重要的軟件建設就是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因為所有的科技應用與操作都需要人來完成。因此,文物保護工作要加強人才建設。首先要重視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上崗后不僅要進行文物保護工作專業技能的培訓,更要進行愛崗敬業的培訓。其次,博物館可以采取優惠政策,并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招進人才,留住人才。再次,要拓寬渠道搭建成長的平臺。通過與國內外博物館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文物保護的先進經驗,提高文物保護工作水平。
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不僅僅依靠文物保護人員來完成,更需要群眾的力量,才能更全面地做好文物保護工作,避免出現破壞文物的現象。因此,在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可以通過加大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來提升公眾對文物保護的意識。博物館作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織,其文物具有重要的意義,更能展現出我國幾千年文化的魅力,應通過有效的文物保護方式不斷提升博物館的文物保護水平。例如,可以開展文物保護宣傳活動,在適當的場合播放一些宣傳片,其內容主要包括文物保護的價值、文物受損帶來的損失等,讓公眾認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促使其積極投入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充分利用公眾的力量提升博物館文物保護水平。另外,可以通過開展一些宣傳課、專題講座等方式,擴大博物館文物保護的宣傳面,加大其宣傳力度。
在博物館文物保護過程中,相關部門利用先進的保護方式開展相關工作,可以建設良好的地方文化特色,并根據城市實際發展特點等,對其進行精神文明形象的建設。博物館在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時候,可以提升社會文明水平,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標準,提升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效率與質量。同時,在博物館文物保護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制定完善的保護制度,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管理,減少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提升其工作質量。另外,在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利用先進的保護方式對其進行管理,提升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效率。
為了保護各類出土文物,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根據各地出土文物的特點與文物保護工作的需要,在全國各地的博物館或考古所分設了許多工作站,實際上也是將科研基地的文物保護實驗室進行了拓展與延伸,進而推動了文物保護技術的推廣與各地文物保護人才的培養,不失為一項有益的創新之舉。南海Ⅰ號出水文物開放式保護修復實驗室建設則可供觀眾直接參觀,在完成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同時,也讓觀眾了解了文物保護修復的相關知識常識,既滿足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歡迎。敦煌博物院、陜西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等單位還設計建造了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使文物保護向著現場、原位、無損的方向發展。
《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明確提出,要對保管工作制度進行健全與完善,不僅要妥善保管、詳細編目、確切鑒定,還要清楚賬目,對藏品實行科學化管理,具體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步驟。根據博物館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其中主要有藏品的注銷、接收、鑒定、登賬、分類、編目、建檔、入庫、定級、排架、提用以及統計等工作。
其次,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只有保證制度更加完善合理,才能促使博物館藏品保護工作更加順利開展。這些制度主要有設備、設施檢修制度、出入庫管理規定、復制制度、安全管理守則,以及藏品征集、修復、分類、檢定和消毒等。在實際工作中,還要不斷對制定的制度加以完善。
第三,增強博物館全體員工的法律意識。借助相關法律法規,有效指導員工的工作和業務,幫助他們牢固掌握并熟練運用博物館文物的法律法規工作。
第四,充分發揮出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統的作用。在管理藏品的過程中,通過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博物館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文物是文明創造力的標志,負載著關于人類活動和自然變遷的各種信息,是對某種事物的實物見證,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文物保護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做好博物館文物的保護工作應得到各界的重視。在政府給予支持的同時,相關的博物館工作者要不斷對文物的保存方式以及措施進行創新,并且將目前文物保護方式進行不斷地改善,從而探討一些新的保護方式以及措施來對文物進行保護,有效地提高文物的保護水平,進而有效延長文物的存在時間,繼而保障文物的價值,推動文化遺產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