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化工學校,山東 東營 257000)
教師要告訴學生們生物并不是一個抽象的學科,相反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我們平時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在教學生認識生物時,應多列舉學生身邊的事情,結合當代熱點話題來進行講解,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就在我們身邊。比如大家都很關心的減肥問題,有了生物知識,就能夠幫助你健康、合理的減肥,教師傳授學生“碳水化合物”這樣的基礎概念,愛情來臨時產生的分泌物等等也是和生物緊密相連的,這樣的生物讓學生學習起來也能感覺到親切。
生物離我們很近,同時它也是當代尖端科技發展的代表。教師通過口述、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生物學的發展史,讓學生感受來自科學的魅力。生物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也存在于學生所學習的專業技能里,即便是冰冷的機器也不可能脫離生物而存在。如給學生播放美國科技大片,其中很多內容都涉及到生物學知識。這樣也從側面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生物基礎知識非常重要,根據中職學生基礎薄弱的特點,教師在講解基礎知識時要額外細致和具體,用專業術語說完后,再用通俗語言解釋一遍。雖然相比于普通中學降低了教學起點,但是單單依靠枯燥的理論知識很難讓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除了要降低每一節課的容量之外,還要盡量結合實踐,讓學生一邊學習基礎知識,一邊根據基礎知識參加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不一定是在室外,也可以室內進行,比如對動植物的認識,教師可以取材一些實物,讓學生觀察著學習。中職學校的生物教學要想切實的提高效果,那就要打破普通中學教學大綱規定的進度,把一節課的內容分兩次完成,雖然會遺漏一部分內容,但是能夠確保教過的內容學生都掌握完整。
以往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體現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而新形式的師生互動更多的是平等交流,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學生也可以提問教師。學生的提問可以是存疑,也可以是質疑。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權威的代表,而是一個引導者;與學生的交流不是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而是相互探討。針對學生很可能絕對錯誤的信息,教師要做的不是急于否定和批評,而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來說服。教師與學生這樣的互動方式,會讓學生更放松,也更愿意分享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們的心態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向學生普及知識。而這樣和諧的課堂氛圍,會拉進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有了更真實的了解,方便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內容。
分組學習是當下教學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方式,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上教師是一對多教學,這樣是很難顧及到每一名學生的具體情況的。分組學習是將整體切割了,每個小組的人員分配,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主動性等特點來合理調配,盡量做到每個組別都有能夠帶動他人學習的人。教師布置好學習任務,小組內討論學習,每個組員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任務,職務定期輪換,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接觸到諸如知識整理、發言闡述等內容。教師負責巡視和必要的指導,學習成果展示階段,教師聆聽每一個小組的代表發言即可。整個過程也鍛煉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正是中職學生所欠缺的。
多媒體教學是將抽象的內容具象化,使平面內容變得立體而生動。生物學科中很多內容都涉及到圖像,多媒體是最有利的工具,不僅能夠展示清晰真實的圖像,還能夠讓它們富有動態。比如講到消化系統時,利用多媒體就可以將整個消化過程做出演示,可快可慢可停頓,讓學生對消化的每個步驟都有了非常清晰的認知。特別是觸屏多媒體,學生不光可以看,還可以動手操作,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也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
互聯網時代,生物教學離不開網絡這個特殊的教具,教師可以開設生物論壇,學生在論壇中留言,教師和學生都可以解答,通過這樣自由無障礙的交流,使教師能夠了解更真實的學生情況,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短視頻的流行,促成了微課的誕生,生物學內容龐雜,每位學生的掌握情況不盡相同,微課將整體知識分割成更小的要點,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好,方便學生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進行觀看。
生物學習離不開實驗,學生們通過實驗不僅能夠印證自己的所學知識,也能夠在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中發現新的知識。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定期安排學生進行實驗課,在實驗室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要用的實驗材料,制定實驗方法,總結實驗結果。教師需要提示注意事項,對實驗結果進行引導和講解。實驗課是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動手能力及對生物學習熱情提升的又一重要途徑,通過實驗操作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