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0)
市政道路工程作為國家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證市政道路工程整體質量,全面加強路基施工環節掌控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加強對路基施工的研究工作,明確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標準、施工方案,同時要抓住各個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工作,這樣才能全面提高路基施工質量。
路基是市政公用工程中最核心的結構,直接決定道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在路基施工過程中,對各環節的作業要求相對嚴格,其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路基無法達到道路工程建設質量的要求,導致返工并造成經濟損失。市政公用工程建設環境相對復雜,可能發生于成熟的城市空間、自然環境等區域,環境因素的變動也會對路基施工造成明顯的影響。例如交通、人為活動及氣象因素的影響。衡量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質量的指標主要有三,即強度、結構穩定性和水穩性。市政公用工程在投入使用后會面臨較高的交通壓力,路面荷載量大。因此路基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以應對來自路面的荷載,避免出現變形、沉降問題,同時有效應對地下水、地質變動等因素對結構穩定性造成的影響。長期受到水流的浸泡和沖刷會影響路基的強度,例如冬季常出現的道路翻漿、脹裂問題。這就要求路基具備良好的水穩性,延長道路使用壽命。
準備工作決定了后續施工技術水平和效益。材料選擇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混合料,根據工程施工方案做好混合料配比。對已經交驗底基層進行檢查和處理,如果出現了局部松散問題,要人工鏟除,補充合格級配混合料,事先做好攤平和灑水工作,壓實度不得低于98%,特別是對于局部軟弱路基可能壓實度不夠,此時要人工進行換料處理,必須滿足質量標準。在正式鋪筑基層碎石前2h,要人工清理路基雜物。做好施工放樣工作,將水準點、導線基點恢復,按照基層設計寬度確定邊樁點,施工中要嚴格控制樁體設置精度、牢固性,做好復檢工作。在滿足了施工條件之后,即可申報試驗段填筑方案,完成之后進行總結和施工方案改進,為后續路基工程正式建設提供標準。
1.水穩混合料制作。在正式采用水穩混合料拌合機前,要做好拌合機質量、性能檢查工作,在確定設備可以滿足施工標準之后,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出具水穩混合料施工配合通知單,將各項材料重量控制系統調整好,確保拌合料成品可以滿足配比要求。水穩混合料正式拌合中,要時刻注意原材料是否發生變化,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停工進行篩分試驗、碎石含水量試驗,調整混合料配比參數。成品料要檢查是否均勻,含水量是否達標,不合格堅決不得運輸到施工場地。2.水泥穩定混合料運輸。在混合料拌合完畢之后,要立刻裝車運輸到路基攤鋪現場,如果當時氣溫高、運輸道路遠,要用塑料薄膜覆蓋混合料表面,避免水分過多散失。
自然溫度在5℃以上時攤鋪混合料,如遇到大風下雨天則要停止施工。攤鋪中在中央分隔帶、邊角位置開口設置接縫,采用人工攤鋪方法,經過試驗決定攤鋪厚度、松鋪系數。向攤鋪機料斗卸料時,運輸人員要將運料單交給收票員,標注卸貨時間、攤鋪所用時間。攤鋪中質檢人員、技術人員要時刻檢查攤鋪厚度,如果厚度不達標要立刻停止攤鋪,并組織施工人員進行修復。攤鋪完畢后要重點檢查攤鋪表面是否均勻、是否出現了離析現象,表面局部不達標的要采用人工修復,做好接縫處理工作,一切都滿足標準之后再進行碾壓施工。
該工程采用YZ-20 碾壓機,從立鋼模路肩一側向另一側碾壓,曲線從中心部位向四周部位碾壓。在碾壓中,先用AD150-20 壓路機靜壓1~2 遍,之后用YZ-20 碾壓機進行3~8 次碾壓,緩速勻壓,最后采用靜壓收光,靜壓速度控制在1.5~1.7km/h,收光碾壓速度控制在2~2.5km/h。壓路機使用時要慢啟、慢停,禁止碾壓機掉頭或剎車。碾壓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起皮松散等問題,此時要是人工將病害部位翻開重新拌合,之后回填再局部碾壓,直到滿足質量標準位置。碾壓時基底泛漿為最佳。
1.橫接縫。在攤鋪施工中盡量不要中斷攤鋪,如果因為意外事故不得不中斷施工,則要設置好橫接縫,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末端。人工將末端混合料處理整齊,要緊靠混合料設置兩根方木,混合料壓實之后的高度與方木相同,與方木之間緊緊貼合。方木另一側使用碎石回填3m,相比方木高度高3cm 左右,并將混合料碾壓密實。如果需要重新攤鋪混合料,要先去除方木、碎石,并將底部基層處理干凈。攤鋪機械返回已經壓實層末端,將混合料重新攤鋪。如果當天無法完工,需要在末端碾壓高程、平整度達標之后,設置一條橫向、垂直向的斷面,第二天繼續攤鋪。2.縱縫。在完成攤鋪工作之后,有一定幾概率產生縱縫病害,在攤鋪完一定幅度之后,靠近邊緣30cm 位置使用機械壓實難度較大,邊緣壓實度不足會形成一道斜坡。在攤鋪一幅后,要將沒有完成壓實或不達標的部分挖松并灑水,在后一幅混合料攤鋪后共同碾壓和整平。
綜上所述,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是關系到居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截止目前,該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已經順利完成,且經檢查,路基施工質量合格,所用施工技術合理可行,可為類似工程項目提供參考借鑒,不斷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技術水平,適應社會經濟穩定發展基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