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博興縣第五小學,山東 濱州 256500)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與理解角度都是有區別的,在面對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時,單個學生的思維成果很可能無法轉化為解題思路,但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生思維成果,則很有可能產生互相提示、互相促進的效果[1]。基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設計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并且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進行一定的監管、引導,最后還需要組織學生對彼此的學習過程進行合理的評價。
小學數學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有適合用于設計探究任務,教師需要在課前尋找合適的內容,設計合理的探究任務[2]。并且,在展示探究任務后,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材料并思考,使學生對任務具有足夠的認識。之后,教師還需要向學生明確合作的規則,使學生的合作過程能夠合理推進。
以《三位數乘兩位數》為例,教師先展示情境問題:…摘23千克…摘了45小時…如何列式?學生甲上臺寫下了23*45的豎式。教師提問:哪位同學能解釋一下為什么要這樣計算呢?學生乙舉手:要使十位和個位相互對齊,然后5分別乘3和2……教師:很好,同學們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記得很牢固啊,真棒?,F在老師出一道更難的題,相信你們一定能夠解決。題目:…摘了123千克…摘了45小時……教師:閱讀題目,說一說兩道題目有什么區別呢?學生?。河捎谡娜烁?,所以每個小時摘到的果子變成了123千克。學生丙:計算的時候是123*45。教師:同學們真棒,很快發現了規律,那么請問你們覺得該如何列式呢?和兩位數的乘法是不是一樣的呢?學生小李:我覺得應該是一樣的,就是23和45對齊,然后再和之前一樣計算。教師:你的想法真棒,那么這道題目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解決,每個人都要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的看法,然后想一想誰說的對,再一起算一算,老師會觀察哪個小組的討論更熱烈、更專心哦。
學生的合作過程是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的重點,教師需要關注各小組中那些平時不愛表現、數學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其小組內其他學生把控話語權時,及時介入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然后以提問、要求發言等方式對該類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施加必要的干預,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得到思維的鍛煉[3]。
在《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示與激勵后便開展學生合作學習活動。以AB兩個小組的討論為例。在A小組中,學生劉成績較好,且課前進行了精心準備,在教師宣布開始討論后便準備對同學進行教學:我和你們說,我昨天晚上就讓我老爸教了我怎么算,其實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沒有多大的差別。你們知道兩位數的計算主……教師在發現該小組其他同學完全沒有說話欲望后,及時走近觀察,然后介入:等一下,老師知道了劉老師昨天晚上教會你了,但是你應該讓其他同學進行思考,不然老師可以直接教同學們計算,也就不需要開展合作活動了?,F在老師交給你一個任務,你先聽同學們怎么想的,在同學們計算之后,你再以教師的身份判斷同學的計算是否正確好不好。在B小組中,四人中有三人都較為熱情地進行交流,只有學困生小林只是靜靜地看著。觀察到這一情況后,教師介入:小林,你能總結一下同學們說的計算步驟么?小林:將各個數對齊,然后和兩位數一樣計算。教師用一張草稿紙遮掉其他三人的草稿,提問:很好,你來寫一下,看看有沒有理解。小林正確列式,將123中的23與45對齊,但是在計算到進位這一步驟時,小林就無法下筆了。對此,教師可以提問小組中其他學生:你們知道該如何進位嗎?同學小吳:小林,三五十五知道吧,十就是……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夠應用在每節課中的教學策略,因此在每次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都應當組織學生對合作的過程進行簡短的交流評價,以此讓各小組學生了解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不足,并得到合作方法的提升。此外,這一環節還是教師引導學生對彼此學習方法與過程進行激勵評價的主要環節。
在教師的介入引導下,A、B等小組都能夠以熱烈的交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引導各小組分享結果,使絕大部分學生都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有所了解之后。教師開始引導各小組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小吳,小組討論時你很友善地指導了同學如何進位,這種行為很棒,那么你覺得在以后的小組合作學習中,一個小組的同學該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呢?小吳:我們應當相互幫助,并且要和小組中的同學一起商量,并問一問小組同學是否聽懂了。教師:你說的真棒,我們在小組中應該相互幫助,可不能只顧自己說話,不管別的同學是否聽懂了。此時小劉舉手。教師:小劉很踴躍啊,請你來說一說。小劉:我在小組中喜歡自己發言,這不對,我應該讓其他同學也能夠參與到討論中。教師:大家鼓掌,小劉同學說得很好,我們不僅應該自己……如此,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激勵,并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全體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之前,應當先設計良好的探究任務,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與思考以及明確合作規則,使學生能夠在充分的準備后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其次,教師應當關注各小組的合作過程,及時對討論過程較為混亂的小組施加干預。最后,教師應當重視引導學生在組內進行交流與評價,并及時介入小組中,給予部分學生基礎性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