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貝特建筑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一)高支模工程支設高度高,部分高層建筑轉換層框支梁集中線荷載大,質量安全控制難度大。重點在于模板支撐體系方案設計與施工過程中的現場管理質量控制。
(二)高大模板的支設安全隱患較大,荷載大,架體高,需隨著架體的搭設隨時做好安全平網的鋪設。洞口、臨邊需做好防護,在施工過程中要求現場嚴格進行監督、檢查工作。
(三)高大模板一次性投入料具大,使用時間相對于整個主體結構施工時間較短。
(一)高支模模板支撐體系設計
1.高支模模板支撐架設計
高支模模板支撐架設計布置立桿時,宜先設計梁底及梁兩側各一根立桿,然后根據均分且每框格間距盡量相等的原則布置立桿。高支模模板支撐面應設在樓板結構上,四周設置自上而下的連續式剪刀撐,架體內部應根據荷載計算由底至頂設置合理密度連續豎向剪刀撐,并在豎向剪刀撐頂部交接點平面、中間水平拉桿和掃地桿處分別設置水平剪刀撐。
2.轉換層集中線荷載大的大截面梁應對措施設計
高層建筑轉換層往往存在大量大截面框支梁,其集中線荷載往往特別大,針對此問題應對轉換層以下樓板設置加固措施。根據轉換層荷載計算及轉換層以下樓面設計使用荷載,按照樓板剛度考慮進行荷載分攤,必要時需逐層搭設排架將力傳導至基礎。此外應注意,考慮立桿垂直方向受力存在偏心距,在排架搭設過程中所用的水平鋼管應在立桿兩側交叉布置,不應在立桿的同一側布置。
(二)施工過程中技術管理
1.模板及支撐架搭設
首先,嚴格材料準備工作,鑒于高支模工程要求較高,務必使用符合相關規范且狀態良好的材料,尤其是起到主要承載作用的鋼管、扣件、模板及其他木料。
其次,高支模部位支撐架搭設、現澆板、梁的面板支設宜在下部結構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強度達到80%后再進行;且高支模層以下兩層滿堂腳手架在高支模部位混凝土強度未達到75%時不應拆除。
再次,高支模支撐架務必嚴格按照既定支撐體系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搭設。支撐體系搭設前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交底,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督查工作,避免操作工人憑借主觀意見擅自改變施工參數,從而導致腳手架的設計與實際情況不符,進而導致不可預料的后果產生。
最后,高支模支撐系統務必嚴格履行驗收制度。高支模支撐系統搭設完畢后應嚴格進行自檢、互檢、交接檢,施工單位內部驗收合格后再報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由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工程師與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等人員共同對高支模支撐體系進行驗收,按照高支模設計安裝要求,對高支模設計安裝工作進行細致的檢查,保證高支模已經達到了相關要求和標準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2.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應保證連續澆筑,宜使用汽車泵不宜使用輸送泵澆筑,必要時應配以串筒、溜槽下料。澆筑高大模板工程的混凝土必須分層分部位逐層次澆筑,應先澆筑柱、墻等豎向結構混凝土,再澆筑梁、板水平結構混凝土;澆筑存在大截面梁的轉換層時還應注意放慢澆筑速度,大截面梁不得一次澆筑到頂,每層澆筑厚度不宜超過400mm,待下層梁混凝土接近初凝時再澆筑上一層混凝土,并加強振搗。
此外,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對模板支撐體系進行監測,主要監測支撐體系立桿的垂直度及標高是否有變化。監測點分別設在梁立桿和水平桿上及現澆板中間位置立桿和水平桿上,在兩側已澆筑完成的混凝土柱上設相對觀測點;在已澆筑的框架柱位置設置觀測基準點,基準觀測點宜采用在框架柱中埋設的鋼筋;監測數據接近或達到預警值時,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混凝土并將人員疏散撤離,應組織現場參建有關各方采取應急或搶險措施,對架體進行加固。
另外,澆筑存在大截面梁的轉換層時還應注意混凝土測溫。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測溫孔;混凝土澆筑完畢一天后,開始測溫工作;混凝土澆筑后1-3日宜每隔2 小時測溫一次,混凝土澆筑完成后4-7 日宜每隔4 小時測溫一次,測溫的同時應測出大氣溫度;測溫必須做出書面記錄,當發現混凝土的內外溫差超過25℃時,應查明原因并及時采取必要的養護措施。
3.高支模的拆除
高支模拆除時間要嚴格控制,框架梁、柱的不承重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壞時,方可拆模;梁底和板底混凝土強度應依同條件養護的時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
高支模拆除前應做好必要準備工作:應由技術人員對拆模工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應全面檢查支撐體系的扣件連接及支撐體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應先清除支撐體系上的雜物和地面的障礙物。
高支模拆除作業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先按相關規定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斜撐加固,且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兩步,若高差大于兩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
高支模工程危險性較大,施工過程中因支模架垮塌導致的安全事故,不僅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還會引起不良社會影響。因此政府主管部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均引起了高度重視,希望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但現在,這個問題仍未徹底解決,高支模施工中重大事故仍時有發生,因此對高支模工程的施工技術研究仍需進一步深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