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河北 保定 072450)
在國家建設和發展中,土地資源的科學管理和利用關系著整個社會的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好土地規劃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體系能夠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升土地資源的社會價值以及經濟效益。本文在介紹土地發展權的基礎上就目前土地管理規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在現有土地用途的基礎上對土地利用程度權利進行提升指土地發展權利,我們也可將其簡單的理解為在土地利用上對其進行在發展的權利,這一過程需要土地所有權人以及土地使用權人參與。在實際對土地進行劃分時可將《土地管理法》作為主要依據,主要將其分為農用地、建設利用地以及未利用地三種。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影響下,我國在實際進行土地資源分類時主要將經濟利用價值作為主要標準。
通過對土地發展權的內涵進行界定分析后發現,抽象性、階段性以及潛在性是土地發展權的顯著特征。其中抽象性并不是一個實物性的標志,主要是圍繞土地用途對土地利用度的權利進行變更或者提高。階段性主要是在某段時間內將土地利用現狀作為基礎,土地發展權會在未來發生的土地物質利用形態以及價值形態變化的基礎上針對變化的量進行科學的設定。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土地發展權權屬于每一塊土地,但對于土地未來使用權的變更來說,土地發展權可為其打下堅實基礎。
土地發展權在民事權利的涵蓋范圍之內,為人們帶來收益是其實質與目標。同時對土地發展權進行合理的限制與補償是土地利用規劃得以順利實現的基礎與前提,尤其是對農地、環境敏感地帶以及歷史古跡等地的保護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創設土地發展權可以說是促使土地開發規劃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不僅可促使城市土地的是利用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同時也可對土地增值受益人進行明確,土地利益的享有以及轉讓就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保障。
目前,我國的經濟呈現增長的狀態,在土地管理規劃中,很多建設用地需要占用農耕地,加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建設用地逐漸減少,城鎮建設用地不斷增多,這導致政府難以有效地解決建設用地指標的問題。此外,土地的管理和規劃涉及的資金量會非常大,所以如何做好資金的監管使用、工程項目的招標等成為一項比較困難的工作。所以,為了保證未來能夠充分實現土地資源的價值,應當權衡土地整治規劃眼前利益和未來利益。
在城市建設中,兩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土地管理和城市發展規劃。土地規劃利用是由土地管理部分負責,城市建設管理部門負責城市規劃建設,兩者所屬部門不同,有著明確的管理權限分工,但是在城市發展和土地整理規劃中,兩個部門之間的配合仍然有待提高。所以,兩個部門在履行工作職責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協調問題,導致土地規劃管理和城市建設之間出現了脫節的現象,對城市的建設和土地的規劃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促使土地規劃政策和制度得到了有效完善,那么這就需要相關政府部門能夠對完善土地管理和規劃的激勵機制加大重視,通過政府補貼等形式,有效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土地管理和規劃的發展目標能夠實現。
如何才能達到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步調協調,第一件事就是應該做好土地與城鄉兩者之間的規劃,土地的規劃與城市的規劃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兩者的具體事項,找出兩者的共性,使得兩種不同的方式能夠和諧共處。我們應該控制城鄉部門對土地的征用,來保證耕地面積的充足。新城建設應該控制土地的征用范圍,這些都會在實際中保護土地的使用情況。在當前,我國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需要達到土地與城鄉有效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基礎的保障。因此,我們要更加的注重可持續發展性的內容。并且當地的政府應當大力的宣傳自己范圍內的土地規劃與城鄉規劃的實施。
由于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做好土地管理和規劃工作非常重要,應當科學合理地對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以此來有效減少土地資源方面的浪費,進一步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可以在土地管理和規劃當中逐漸引入信息技術,如GPS 定位系統等;其次,借助于“兩微一端”來全方位地加強當前國土規劃與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加快反映有關于國土資源的相關政策變動;最后,應當加大培養相關人員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從而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土地管理,責任重大,勢在必行,不可松懈。要在全社會廣泛培育集約節約土地資源意識,明確確立和牢固樹立集約節約土地資源理念,使有限的土地資源能夠支撐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