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區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轉型,企業改革發展不斷深入,社會競爭不斷加劇,職工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生存與發展的考驗,一定程度會造成成職工心理壓力大、工作激情下降、學習動力不足、人際關系緊張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和和諧穩定。因此建立完善職工關愛機制,使每一位職工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昂揚的精神狀態,實現“快樂工作”,對職工自身的和諧、職工之間的和諧,職工和企業之間的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應從強化政治性關心、人性化愛護入手,努力實現職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職業健康”,促進企業與職工相互促進、和諧發展的良好互動局面。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是人生的第一財富”。關心關愛職工要重在關心職工的健康。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它包括了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指標考量,本文著重藏區高速公路建設實際,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職業發展三個方面來完善職工關愛機制。
毛澤東主席在《新青年》上發表《論體育之精神》。其中廣為流傳的一句,體育之精神,實質其實就是在于“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就是要通過鍛煉強身健體,企業要積極為職工提供基礎條件和其他配套保障。
1.定期開展健康體檢
體檢不僅是員工的福利,更應該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關心和愛護,更能增加員工對企業歸屬感、增強企業凝聚力,提高員工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健康體檢,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降低疾病對員工的危害,提高員工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通過體檢幫助員工做到無病及早防治、有病及早治療,讓員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2.大力推廣工間操鍛煉
廣泛開展“工間操進企業、進項目”活動,每個工作日上午和下午各集中抽出10 至15 分鐘時間開展工間操鍛煉,輕松筋骨、健康身心,通過推廣工間操活動,積極倡導“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生活理念,讓健身成為一種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
3.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精心舉辦“職工身心健康大講堂”等活動,邀請養生、心理等方面專家開展健康知識主專題輔導,解答應對身體、心理壓力的方式方法,引導職工學會自我調節釋放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
4.購置體育鍛煉設施
積極協調后勤部門、物業公司等,對企業集中辦公場所進行規劃設計,設置健身房等固定活動場所,并維護更新健身器械,保障職工身體健身的設施需求。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除了上面提到的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外,還可以利用營造外部環境、療休養等給予職工更多人性化的關懷。
1.廣泛開展“綠、凈、美”環境提升行動,加大辦公場所、項目駐地環境整治力度,不斷提高環境衛生水平,著力提升干部職工文明修養,充分展現文明整潔、規范有序的現代企業形象,從外部傳達出更多積極向上的因素,間接或直接影響職工的心理。
2.加大“三工”(工地生活、工地衛生、工地文化建設)建設是企業大力營造和諧氛圍,凝聚人心的關鍵所在。特別是部分項目駐地遠離城市、遠離家人。職工內心深處會有更多的孤獨、寂寞和各種不適應,企業通過完善基礎生活保障設施,在辦公生活區安裝空調和暖氣片,開設了棋牌室、讀書室,配置了電視機,拉通了網線,引入通訊信號,開展輪休和定期調休等,以此充實職工工余時間,繁榮項目文化,在健康和諧的氛圍中享用工作、學習、生活。
3.開展經常性的團建、慰問等活動,通過團建活動,有利于職工在互動、互助、互學過程中敞開心扉、無礙交流,加固同事情、干群情。通過慰問活動,如如“夏送清涼”“冬送溫暖”“送知識送文化到一線”等形式多樣的慰問活動,豐富職工精神文化,關心、呵護員工成長、陶冶職工情操,凝聚集體力量。
4.建立先進個人等療休養制度。先進個人是廣大職工中的精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鋒,是企業寶貴的人力財富。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保健、健康養生,用制度來規范療養的具體形式和內容,使關愛勞模身心健康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既是對職工做出成績的肯定,在身體上、心理上給與休養,也有利于影響和帶動更多人自覺對標先進,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5.暢通職工合理訴求渠道。及時暢通地溝通,有利于快速消除心理障礙,同時減少矛盾的積累和變質。
職業發展是組織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的知識、能力和技術的發展性培訓、教育等活動。通過文化的熏陶、塑造,技藝上的傳承、幫帶,政治上的關愛、引導,促使職業發展與企業發展同向同行,共同進步。
1.構建和諧企業文化,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優秀文化是企業行穩致遠的立身之本。有自己文化或發展理念并認真踐行的企業,職工對企業會有更強烈的眷戀和責任感,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文化自信就是企業自信。企業文化在無形當中增強了職工自我約束和不懈努力的自覺性,對企業發展極為有利,也更多傳達給職工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開展師帶徒活動,促進職工崗位成才,為企業發展備足后勁
師帶徒是職工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走上工作崗位的今天,以師帶徒的方式對職工進行培訓具有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是對技術、技能的提升,更重要是對職業道德、職業發展的引領,體現了企業對青年職工的人文關懷,而且能傳承企業優良傳統,達到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雙提高的目標,同時師徒之間關系更有利于及時針對性地解決職工思想和心理上的問題。
3.加強政治關心關愛
建立健全談心談話制度,及時全面了解職工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情況,對存在的困惑予以疏導,對存在的困難幫助解決,特別是對新任職干部、新近職工,必須安排談心談話,開展面對面的“話療”。在政治上關心成長,對于苗頭性、征兆性的問題要及時提醒,避免職工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等,少走彎路,多走直路,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本文所談到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職業發展既有相互獨立部分,也存在互相支撐的內容,不能簡單割裂,要統一辯證看待和運用。
關心關愛職工健康需要企業上下以及全社會的努力,這不僅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還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
要充分認識關心關愛職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支持、配合,認真組織參與各項活動,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機制。
要把關心關愛職工工作的開展與“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相結合,與黨的群眾路線相相結合,與工作執行力相結合,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發展。
健全關心關愛職工工作制度,建立長效機制,落實各項關愛措施,確保關愛工作規范運轉,并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工會或后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