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同安區氣象局,福建 廈門 361100)
影響葡萄品質和產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氣候對葡萄品質和產量起主導作用。其中,日照、氣溫、降水等變化會嚴重影響著葡萄的品質和產量。
葡萄是喜溫樹種,溫度是影響葡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的氣象因素,葡萄在10-l2℃開始發育,生長最適溫度25-30℃;開花最適宜溫度22-28℃。當氣溫達到35-40℃時造成熱害,花序干枯脫落,低于15℃,影響授粉受精。開花結果期、果實生長膨大期持續低溫,溫度日較差小這些因素出現,就會影響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從萌芽到漿果成熟所需日平均氣溫10℃的活動積溫,早熟品種需要2500-2900℃,中熟品種2900-3300℃,晚熟品種3300-3700℃。
葡萄喜光性強。日照充足的葡萄葉片濃稠綠色,有利于光合作用,產量高,漿果著色好,糖分多。根據實驗數據統計,葡萄的含糖量與生長期日照時數呈正相關。光照不足時,落花多,產量低,質量差。長日照有利于果實大小,色澤的發育和內容物質量的提高,而采收期,日照時數對葡萄的含酸量有著明顯的影響。
葡萄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降水的需求不同,生長初期對于水分的需求非常高,在花期應適當保持干燥,漿果生長階段水分較多,成熟期水分較低。可見,降水的多少不但對葡萄的品質和產量有著直接影響,而且降水量還將阻礙著葡萄含糖的增加與含酸量的降低。如果開花前降雨較多,新梢生長過旺,那么必定會消耗植物貯藏養分;若是花期多雨,會導致受精不好,從而導致落花;若是果實肥大期至成熟期多雨,那么光照會不足,使得糖分很低,著色差,品質差,最后容易裂果。
通常對于葡萄生長季節(4-8 月)的日照時數要求必須在1400 小時以上。然而我區4 月至8 月日照時數838 小時,可見光照條件非常不足,這就嚴重阻礙了葡萄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另外,如果日照時數很少,那么也會對花芽分化和果實品質產生很大影響。
低溫對葡萄的傷害是葡萄栽培中常常遇到的問題,葡萄的根系是抗寒性最弱的。嫩梢和幼葉在-1℃即開始受凍,0℃時花序受凍。早霜過早發生,葉片和葡萄漿果受凍,導致葉片變色、漿果變軟。
高溫可使萌芽過快,不能保證花序繼續良好分化,嚴重的可造成花芽退化。氣溫高開花早,花期也短,開花授粉時間相應較短,不利于坐果。高溫多雨潮濕是葡萄病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氣溫超過38℃時對漿果的發育和成熟不利,使品質降低。
開花期水分過多,會引起大量落花落果。果實成熟采收期陰雨寡照,影響光合作用強度效率,水分多,風味差。葡萄生長期水分過多,根系吸收不利,生長受影響。
可以采用壯苗和壯條的葡萄建園,而在建園之年,應合理施肥澆水,來促進幼樹快速生長。通過提高對土壤肥水的管理,在雨季雨水不斷情況下,尤其注意深溝排水,要求開溝加深30-40cm。要對葡萄枝條進行合理整形修剪。在冬剪時,應以中長梢修剪為主,盡可能少使用短梢進行修剪,同時還要注意上下錯開進行。此外,還須重視夏季修剪,確保葡萄通風透光。葡萄發芽和開花時,正處于雨季,故而應注意做好排水;在漿果生長和新梢旺長時期,葡萄不僅生長量很大,而且葉片水分的蒸發量也很大,這就要求必須具備足夠的水分,要及時灌水;在果實著色和成熟時期,要對水分做好嚴格控制。尤其在秋旱季節,必須增強對葡萄園的水分管理,以免影響到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當土壤含水量小于60%時,必須給予灌水,且應以溝灌為主,在下午四點以后進行,然后在次日上午十點前將水排干。在葡萄采果以后,可以適當的給予灌溉,以此來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
要關注天氣預報,及時防寒。氣溫高時及時通風,低溫封閉大棚取暖,做到晚揭早閉。其次,進行薄膜保溫。對地膜進行覆蓋,以此來提高地溫,降低病蟲害,減少雜草,為葡萄開花結果創造良好條件。
葡萄干旱期間,很多的枝條嚴重缺乏水分,導致發芽開花早,開花不規律,結實率下降等不良后果。如果在長期干旱的情況下,應及時灌水,保持田間土壤水分。最后,葡萄在發芽前和發芽后,如果遇天氣干燥,葡萄園應及時灌滿芽水,保證葡萄植株發芽整齊。久旱逢雨,容易裂果,造成經濟損失。
水淹很容易使葡萄造成嚴重的果實損失,抗病能力減弱,加之高溫高濕天氣有利于病蟲害的發生,將會極大影響著葡萄的生產,這時就要求,必須做好被淹葡萄的管理,溝渠排水,防止田間漬水。葡萄是強降雨嚴重受災害影響的樹種之一,嚴重時還會導致整個葡萄架全部坍塌,所以應強降雨來臨前,首先對地錨認真檢查,對于深度不足的地錨應及時進行加深加固;其次檢查水泥桿,若發現有歪斜應及時糾正;最后,還應做好病蟲害防治,補充營養。
綜上所述,葡萄在生長過程中,熱量條件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著葡萄的產量。而且葡萄生長期的溫度和降水對葡萄產量有明顯的影響。可見,氣象要素的影響是一個整體,它們不僅相互制約,并且又相互配合。然而,當前人們還無法完全掌控天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了解氣象條件對葡萄生長的影響,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趨利避害,以期葡萄穩產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