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龍布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100)
一直以來,我認為小學階段的語、英、數三門學科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思想更為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見早就告訴我們“品德即知識”,況且這知識來得比語、英、數更為逼真有用。從古代起,我國文字皆有提到“思想決定行為”,這也就說明了思想品德相當重要,所以,我國新課程標準把這門學科編制到了學校,讓孩子們從小樹立好思想,希望他們日后有個好行為,好出息!但是,這門學科往往被某些學校和任教的教師忽略掉了,他們只把它當作毫無重要的副科執教,甚至干脆不上此課,把時間用來上主課。對此,我把這幾年任教這門學科的深刻認識與大家交流,希望能引起執教這門學科的教育者們的有力共鳴。
大家都知道,品德與社會的編排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而且更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門來講述的一些案例和素材。如此,我們可以把課本上的某些案例內容活教起來,讓實踐說話,將課本的變成真實的,讓故事的變成生活的,從而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和激發他們的興趣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于是,自己的教學工作輕松了,孩子們也學得用心多了。如在教到我們應該怎么做這個課題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體驗一下書中人物的困境:在父母不在家的情況下自己動手穿衣、煮飯、洗碗、打掃衛生等。比如,你會煮最簡單的是什么菜,煲飯時你是如何算定水和米的用量比例,洗碗時應該用什么姿勢才不容易打碎碗具等等。課堂上,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還建議他們回家經歷實踐后,再把過程寫下來,到下一節課來展開討論,看誰說得最好,做得最棒,最后我給予評價和獎勵。這樣,孩子的一些正確思想在現實生活的實踐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在此,也同樣說明了我們的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正確結論——“該怎么做才對,這樣的做法才是正確的等等”,而是要讓孩子們親自去試一試,“你是怎么做到的?在做的過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又是怎么去解決的?”如此,學生才能活躍思維,大膽嘗試,勇敢地到生活中體驗、實踐,進而得出自己的結論。所以,只有這樣開放教學,打開門檻,將品德與社會引進現實生活當中,才能真正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真正效用。
我會利用品德與社會課來加強學生愛農勞動的思想。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來教育孩子們摒除一些嬌生慣養、嫌棄農村、不愛勞動的不良思想。例如,現在有不少學生看不起農村,以自己是農村人而感到羞恥,他們的學習動力是學好習,考上好的大學,離開家鄉......這樣的思想,我認識是片面的。當然,這種思想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這時我們結合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教育他們,使他們的思想產生轉變,樹立更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不單為是擺脫貧困生活去追求學歷,最好是為自己的人生所向而拼搏,這樣的思想觀念才是追求好生活、才能給予社會更直觀更正面的奉獻。我會結合品德與社會課來加強對學生們的農業科技教育。讓學生覺得做一名農業科學家也是十分了不起的行業。例如,讓學生們認識到農村耕田種地也離不開科技,問問他們誰以后能為辛苦耕種的農民們創造或發明減壓農民生活的機器。然后結合類似實例,來引導孩子們認識科學技術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增強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長大爭做一名出色科學家的思想動力。
最后,我和同學們相約二十年后,看誰的成就最大,然后談論下當年老師在品德與社會課上所鼓勵大家的情景,誰是最杰出的科學家。所以,這節課,我給學生們的心里種下了一顆科學的種子,日后就看他們的結果了。孩子們也都充滿信心,暗下決心,爭當一名農村科學家的愿望就更強烈了。有夢想就有動力,有動力就有拼搏,有拼搏就有收獲。這也正是我的這一門課所要達到的效應。
在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中,往往存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傳統教學模式,這種以說教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現實社會面前顯得那么的蒼白無力。我認為,要改變這種品德教育的現狀就要改變過去的這種教學模式。經過不斷地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我探索出了以下幾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環節,希望大家能交流、參考。
這是教學的起初環節,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這一教學模式中,我們要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找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學習新知的環境中,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思想,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最佳效果。例如,在講到我們的班級第一課時的教學,我設計了“我們坐在同一艘船上”的活動,首先通過案例啟發“我與班集體”這一問題的思考,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推薦好的比喻,同時也在學生的大腦中建筑起對班集體的理性理解,通過朗誦詩歌我是一粒沙子,加深對個人與集體關系的理解,最后設計班級船,裝扮班級船,貼上名字船員,欣賞班級船,啟發學生理解,大船是由一名名船員共同組成的,少幾名船員,大船就不好駕駛了,每個同學都是班級的一名船員,只要大家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班級船才能乘風破浪。
總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培養學生基本道德與法治觀念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有著很大的幫助。不過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小學道德與法治實際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加強實踐教學以及完善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