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
(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茅家嶺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微課通常是指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是現代科技與教育結合的產物之一。微課與傳統模式的教學相比,其更加傾向于對重難點的解析,用時更短,內容更加精簡。對于高年段的小學生來說,通過幾年的語文學習和文學積累,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寫作風格,再進行長篇累牘式的教學會難以讓學生有突破和進步。微課學習時間多集中在5-8分鐘,它能夠有針對性地將寫作的重難點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也有助高質量教學課堂的構建。
小學高年段的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會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微課的學習和探討上,忽略了寫作的基礎知識和技巧,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還有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微課對教學的幫助作用,只將微課教學流于形式,學生雖然花時間學習了微課內容,但只學習到了表面的淺層內容,既浪費了時間也沒有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
小學高年級的寫作微課教學深度不夠,教師往往只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一些與寫作有關的圖片、短片等,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豐富寫作教學,但沒有使學生貨真價實的學習到“干貨”。教學深度不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在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不利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寫作水平停滯不前。
傳統的寫作教學一直是以課堂的45分鐘為載體,有些甚至是寫作技巧講授和學生寫作都集中于一節課時間內,這讓教師的教學十分倉促,會不自覺地忽略許多細節點,學生的寫作實踐也由于時間原因不能充分構思,這種“兵荒馬亂”的教學場景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恐懼心理。教師在微課錄制環節,就要想到錄制內容是否可以滿足學生課下自行復習時使用,這樣,就延續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在不理解時可以隨時復習,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
常規的寫作教學都是教師在臺上講授,學生在下面被動接受。由于寫作教學并沒有標準答案,評判標準是文章內使用的寫作技巧、文章結構、詞匯使用等多方面,因此主動能動性發揮的空間較大。轉變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成為微課的主體,設定主題后由學生錄制微課內容,將自己對寫作的思路、框架構思等內容通過微課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強化學生的課堂主人翁位置,提升學生的課堂專注度,更主動去動腦思考,從而提升寫作水平。
寫景作文是寫作教學中的基礎模塊,雖然基礎,但是卻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寫到理想程度。傳統教學中,景物描寫只能通過教師的口語表達結合學生的想象來完成,學生很難根據此寫出精彩的作文,對景物描寫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微課的介入對景物描寫寫作教學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視覺和聽覺上直擊將要描寫的畫面,從而更有利于教師對教學知識點的滲透。
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開國大典》為例,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景物描寫內容,教師可以以此為根據,為學生提供景物寫作參考。文章第二至四段是對景物的直接描寫,首先從地理位置的角度描寫了天安門廣場,又對主席臺和人群進行了描寫,使一副完整的畫面通過文字清晰表達了出來。但是僅憑借文字仍然不夠直觀,教師要利用網絡搜集開國大典的相關視頻資料,截取其中與課文相關片段,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對景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寫作知識點的滲透,在視頻播放到關鍵處教師按下暫停,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如注意寫出景物氣氛,從多個角度按順序進行描寫。
人物的細節描寫不但是具有一定難度,也是寫作的重難點。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經過幾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詞匯量和寫作方法,但對于細節的刻畫仍存在不足。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搜集整合一系列的人物細節描寫內知識,再有計劃地向學生一步一步展示,使學生慢慢建立起人物細節描寫的概念,掌握寫作方法。
例如,將微課分為10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對人物的一處細節描寫方式進行講授,從人物的神情、微表情、情緒、衣著、動作、對話等等各個方面展開教學。讓此內容的微課教學成為一個系列體系,促進學生更加有頭緒的進行人物細節描寫學習,也使此方面的寫作教學更加清晰。視頻中舉出諸多經典案例,學生可對其進行仿寫,加深對人物細節描寫的理解。
結束語:結合上述分析不難看出,高年段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結合時代發展的步伐和對教育的新要求,寫作教學應當與現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為寫作教學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小學高年段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挖掘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使微課更好為學生服務,讓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可以接受到科學合理的教育,從而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