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萬梅
(貴州省凱里市第二小學,貴州 凱里 556000)
傳統的數學教學大多是教師上課講數學概念和知識點,下課布置一些習題,教師在第二天上課再將布置的習題講了,如此反復。這樣的教學雖然教師已經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講給了學生,但是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好,除個別學習自主性特別強的學生能夠將教師講的內容吸收之外,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他們在課堂上對知識點的理解并不透徹,因為對知識點的不理解,導致他們做的練習題效果也不好,形成了一個壞的循環,最終導致學生喪失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數學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效果,應該從教學模式上下手。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教學采用的都是較為傳統的單一教學形式,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較為被動,所學習的知識也基本是在相應的學習壓力之下完成的。并且對于正處在學習起步階段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缺乏趣味性的知識內容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但是很多小學數學教師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有些教師也是受到教學評價形式的影響,因此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十分常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給小學生講解基本的理論知識,然后在實際做題訓練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小學生都是套用學過的數學公式和定理。但是隨著知識量的增加和學習難度的加大,小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動力,不愿意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很多教師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取了一定的改革創新方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很多教師對于全新教學形式并沒有深入了解,也沒有從根本上掌握趣味性課堂的有效應用策略,對于全新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缺乏準確把握。因此導致小低年級數學趣味性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流于表面形式,對于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本沒有起到實質性作用。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因此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而教學活動的形式化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不僅沒有提升教學質量,反而給學生學習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學生對生活是最熟悉的,從生活中產生問題,會使他們有親切感,從而激發他們解決問題的欲望。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二)”時,課的尾聲我設計了“小小超市”模擬購物活動,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員,看哪位營業員收錢、找錢既對又快,哪位顧客最會計劃用錢,買到自己需要的物品。讓學生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認識并熟悉人民幣幣值,學會運用人民幣買東西計算,積累豐富的購物經驗。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學得自主、投入,教學效果自然不錯。
在低年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還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及他們的認知規律,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降低他們學習的難度。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并為他們降低學習的難度。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他們學生們熟悉的生活中的各種角,以此為小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教學情境中了解并掌握各種各樣的角,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展示的角的圖片,總結角的定義。通過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境,能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難度,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開展游戲,寓教于樂,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相應的數學知識,實現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的交流幫助必不可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短處,交流的過程就是自我修正、取長補短的過程。讓學生學會學習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讓學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并在此基礎上取長補短。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性格特點,將其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有固定的人數,根據不同情況及時調整。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充分交流學習,培養協作意識,借鑒別人的學習經驗,再結合自身情況總結并養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方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機地組合,共同學習,在交流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取長補短,最終在合作學習中實現共同發展。
例如,在“混合運算”教學中,教師要首先給學生講授課本相關內容,并強調加減法混合計算過程的重點所在,使學生明確本課程所學的重點內容及方向。在此基礎上,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每個小組人數為四到五人。在小組合作學習期間,要求學生共同總結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其次共同探討更加有效的學習方法。最后,在小組討論之后,每個小組各派一位同學進行討論總結,老師對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點評指導。
總之,教師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啟蒙學生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非常重要。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要多多組織課堂活動,讓大家動起來。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動手動腦的實操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奧妙。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將基礎教學與游戲教學、生活教學等融為一體,引導學生愛上數學,為今后的長遠學習提供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