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娟
(寧夏中衛(wèi)市第七小學,寧夏 中衛(wèi) 755000)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很多教師對課前預習重視度不高,所以在日常教學中,通常會忽略課前預習,導致課前預習效果普遍比較低。進入新課程改革時代之后,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更加受重視,在這種情況下,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近年來,多媒體教學技術逐漸被運用到課堂中,因此教師在提高課前預習有效性的時候,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提高預習效果。教師需要將多媒體技術與課前預習結合起來,通過兩者的有效結合,更好地提升課前預習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課前預習十分重要,但是當前課前預習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包括:1)教師對課前預習重視度不高。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當前依然有部分教師喜歡掌握課堂,對課前預習重視度不高,也沒有好好設計課前預習計劃,導致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漫無目的,預習效果相對比較差[1]。2)課前預習方式單一。當前,很多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喜歡直接采取一板一眼的預習方法,框架限制得非常死,在這種情況下,課前預習比較枯燥,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課前預習效果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教師想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還需要更加重視課前預習教學設計,通過做好教學設計,保證預習計劃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從而更好地保證預習效果[2]。一般來說,小學語文預習包括識字預習、朗讀預習、寫話預習等方面,而識字預習屬于基礎,也是后續(xù)學習的關鍵。所以,教師在利用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可以將其運用到在識字預習教學設計當中。首先,教師需要了解識字教學的目標,重視學生對詞句的理解,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預習。其次,選擇相應的多媒體素材,豐富生字詞預習內容。最后,利用這些素材,來更好的布置生字詞預習任務,讓預習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參與積極性更高,預習效果也會更高。
例如,在識字預習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先制作PPT課件,將需要識記的字詞融入到PPT課件當中,然后配上相應的圖片和句子,或者將新課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進行匯總,制作成小視頻,然后在每一個生字詞上面標上拼音、講解等,再將課件發(fā)生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PPT進行識字預習,加深學生對課文中生字詞的印象,也能幫助學生理解。此外,教師還以讓學生嘗試利用計算機拼音輸入法來打一篇小短文,更好的預習生字拼音。
除了識字預習之外,朗讀預習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預習任務之一,所以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開展課前預習的時候,也需要更加重視朗讀預習。朗讀預習則主要讓學生熟悉文章內容,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和閱讀能力[3]。所以預習的重點時讓學生掌握朗讀方法,并且對即將開展的教學活動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將互聯(lián)網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通過網絡上豐富的朗讀資源,豐富朗讀預習內容,學生朗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會更高。
例如,在“古詩”類的課文朗讀預習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提前搜索一些課文的范讀音頻,然后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范讀音頻來進行朗讀預習,要求堅持“不加字、不少字、不錯字”的原則,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問題,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朗讀過程錄下來,朗讀完了之后,再回放,聽一聽自己朗讀中的問題,或者讓其他學生相互進行評價,更好的保證朗讀預習效果。此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講解古詩的背景、創(chuàng)作者的生平等,讓古詩更有故事性,學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同時對古詩內涵理解更為透徹。
小學生進入三年級之后,開始接觸寫話練習,通過寫話練習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開展課前預習的時候,還需要更加重視寫話預習設計,通過寫話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一般來說,小學階段地寫話預習都比較基礎,教師只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選擇一些有趣的素材,科學合理的設計預習目標既可。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視頻素材的時候,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盡量不要選超出學生認知范疇的內容,以免影響學生預習效果。
例如,在《白楊》一課教學之后,教師在寫話預習教學設計當中,可以提前搜集一些有關于白楊以及當時時代背景介紹小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能夠感受到當時生活的艱苦,從而從人民解放軍身上感受到不屈的精神。最后布置相應的寫話預習任務,通過視頻讓學生練習寫話,讓寫作更加生動,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也能很好的激發(fā)出來,從而保證預習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課前預習十分重要,因此教師還需要更加重視課前預習,將多媒體教學技術融入到課前預習當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豐富預習內容,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預習興趣,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去完成預習任務,從而保證課前預習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