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河北省黃驊市呂橋鎮下堡中心校,河北 黃驊 061104)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向課堂40分鐘要成績、要質量、要效率,是每一個執教者的目標。如何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美術課堂教學中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能省時又有效的開展課堂教學,本人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有效的教學,必須有有效的教學準備環節。教學準備是指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處理、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方案的形成等。只有做好課前準備,才可能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才可能更好地實現美術教育的功能。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教學活動中所有環節展開的依據。所以,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對整個教學活動具有統領作用。新課程考慮到城市孩子,農村孩子所處環境的差異性,在教材的編排上往往很難做到兩全其美,《新課程》提出“指導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優化或開發“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點本地鄉土氣息。
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之一,重要體現在有一個好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促進計劃教學是有力的保障。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把學生往事先預設的教學思路上牽,把教學往教師的課堂模式上引,但是新課程倡導的是開放和生成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特征和發展意向都會因學生的個性差異而帶來不確定性,有待課堂解決。解決的過程和能力更能反映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關注學生學習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學不僅僅取決于教師建立能夠實現預期教育成果的學習經驗的能力,而每個學生都參與教育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有效地教學方法。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能用心進行組織教學的話,學生很容易就投入到教學情境中,學生能投入,就可以跟著教學的內容進行學習。這樣才能用所學的技法表現他們對想要表現的事物的認識。
(二)教學方法要多樣性,每課的教學都不要千篇一律,那樣學生會產生聽課疲勞。所以要求老師用心組織學生進行多樣的課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可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可分組選學生進行擂臺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三)教師引導的有效性,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不管任務的難易前半節課教師講后半節課學生做,這樣很不利于學生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教師不能為傳授技法而教技法,在傳授技法的同時要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對于一個主題,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表現,把簡單的技法變成豐富的思維創造工具,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創造。
(一)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繪畫創作的是反映兒童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要正確評價一幅兒童畫,就要了解兒童,要以他們的方式和角度去觀察兒童的生活活動,放手讓兒童自己來說說自己的畫。
(二)加強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小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存有極為相似之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表現能力。學生與學生之間更了解彼此的興趣、愛好,更容易溝通情感,更能讀懂其美術作品的內涵。
(三)關注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評價:要理解孩子的繪畫語言,尊重兒童創作自主性,切莫過分注重畫面效果而輕創作過程,使得一些極富想象而畫得不像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理解和肯定而失去信心。應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評價活動,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學習自信心,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
教學延展即教學的拓展和延伸,是美術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生美術知識的習得、美術技能的使用,不可因教學活動的結束而結束,而蘊含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讓學生對內容繼續保持探索興趣,對技能方法創造性地加以應用,對美術教學形成持久的興趣與愛好,這樣的美術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總之,一個教學優秀的美術教師一定非常重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定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而一班訓練有素的會學習學生是美術課堂教學有效的必要條件。只有師生在課堂上進行密切配合,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教學才有“有效”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