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梅小學,遼寧 大連 116600)
口算,不僅僅是計算、估算的基礎,還是學生能力的體現,對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邏輯思維等多方面多有比較高的要求。對于小學生而言,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關系到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繼而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融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調動學生口算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走進數學課堂中,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本文主要結合小學數學口算教學實際,提出以下幾點教學策略,希望可以優化小學數學口算教學。
口算教學一定要建立在數理教學的基礎上,在學生了解了計算的法則和方法之后,再進行口算引導,更利于實現教學效果。良好的口算能力離不開教師的科學引導和學生的積極探索。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數理引導,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如,在“湊十法”教學引導中,教師可以先結合學生的情況,引導學生完成實物操作。然后,結合學生的表現,借助擺弄教具,多器官協調等方式,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豐富的表象,并鼓勵學生結合思考的過程,闡述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開始由具體思為轉變為抽象思維模式。學生在已經理解法則的基礎上,可以更加詳細地闡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學生的思維活動也在逐漸減化并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最后,當學生計算機能相對熟練之后,一些簡單的計算法則能夠脫口而出,這時候學生的計算思維也朝著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在進行口算就變得相對簡單起來。基于此,教學中切忌急于求成,而是要采用先快后慢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初期訓練,幫助學生理解數理,到中期訓練,鼓勵學生理解知識的內涵,為學生的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知識的不斷深入,教師可以在課堂練習中融入一些關鍵的知識點,簡化學生思維的過程,實現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
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到口算學習的源動力。因此,在小學口算數學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學生興趣的提升,及時引導學生全面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口算的規律,繼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化的口算情境吸引學生,通過隨處可見的物品以及超市購物等情境幫助學生走進生活中的數學,并在生活化實例中激發學生口算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先布置一個競賽情境,借助信息技術模式,打造一個我是小小收銀員的角色。要求小組內部分學生扮演收銀員,部分學生扮演顧客,通過顧客購買東西,收銀員口算回答的方式,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口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同時,還需要甚至不同的關卡,如兩位數口算、多位數口算等。通過這樣的模式,豐富學生的口算體驗,幫助學生走進課堂,走進生活,并主動學習口算技能,提升口算技能。
良好的口算習慣能夠保障學生口算的正確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積極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口算的理解。首先,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習慣,從而減少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忽視問題情境直接解答問題的情況,以提高教學的正確率。第二,要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不要急于傳遞給學生解答問題的方法,而是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如果問題比較困難,還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小組,引導學生一同探究。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利于學生找出學習中的問題,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學習方法。第三,培養檢查的良好習慣。口算之后進行檢查,一方面可以及時改正,保證口算的正確率,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針對性地加以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端正學生口算的態度,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第四,注重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沒有為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提高口算能力。當學生形成這種意識之后,在沒有老師的引導下,也會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鞏固知識。
單一的訓練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融入多樣化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分散集中相配合的訓練模式,做好口算訓練。例如,可以要求學生每天拿出5分鐘碎片化時間訓練口算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幫助學生一同歸納總結口算的方法,探尋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再如,可以結合多樣化的口算形式引導學生。課堂中,可以結合口算接龍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能夠在這種模式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此外,還可以借助找朋友、視聽算等比學生比較喜歡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優化傳統觀念口算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口算教學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收獲成效的事情。教師要通過長期的教學引導,堅持不懈地訓練,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口算習慣,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借助口算訓練,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口算并不是單純地學會口算,而是要在口算中鍛煉自己的記憶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繼而實現素養的提升。通過教師不懈地努力和引導,助力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發展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