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五原縣第五中學,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100)
生物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觀察、實驗、探究不僅是生物教學的基礎,而且也是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基本途徑。通過實驗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生物科學,不單單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了解自己本身和所生活的環境,解釋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培養生物學素養,為今后的學習乃至擇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傳統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生物教師往往比較重視對知識的傳授,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普遍不高。那么,初中生物課教學應通過哪些途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初中生物課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提出各種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驗證和解決。所謂設置問題的情境,就是從學生熟悉的或感興趣的現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學研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解決,以引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講“莖的疏導作用”這一節時,可以先演示一個實驗,取A、B 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稀釋的紅鋼筆水。兩支試管中分別放入正置的和倒置的兩株芹菜,其中倒置的芹菜一段剪掉尾部的葉片,露出莖的部分,其根部向上放入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后,縱切和橫切芹菜莖后觀察發現,在A 試管正置的芹菜莖變紅了,而且正在運輸稀釋的紅鋼筆水;B試管的芹菜只有接觸稀釋的紅鋼筆水的底部一薄層被染紅了。學生很驚訝:兩支試管內都是芹菜,只是放置的方向不同為什么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現象?這說明什么?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從而為講解“莖的疏導作用及莖的結構、水分的運輸方向”這一系列實驗奠定了基礎。又如在學習“家蠶”時,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捕獲各種蛾類或蝴蝶,然后引導學生對這些蛾類或蝴蝶進行仔細觀察,并記錄它們的具體特征。捕獲的過程,學生的興趣被大大激發,所以在觀察時也會非常細致,可以自己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生物教師可以對觀察細致的同學及時提出表揚,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豐富人們的視野。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時代的快速發展,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初中生物課程中,有許多知識只通過教師單一的講述,學生無法輕易的理解,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更直接、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像是在講《人的消化系統》時,可以用多媒體清晰地為學生展現:食物在人體中的轉化與主要的消化系統,生動的音像素材的播放,詳細的講解過程,可以成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打破傳教學課堂的沉悶的學習氣氛,增加教學色彩,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的輕松。初中生物課程中有許多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學生記憶起來較為困難,可以利用多媒體對課文中每節知識點進行串聯,建立完整的知識系統,讓學生可以輕松地理解與背誦。多媒體教學可以使生物課堂變得生動、多彩,需要教師多加使用和對課程進行精心設計,才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程良好的開展,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容易對生物中的各種現象所吸引,但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容易滿足于對表面現象的觀察,缺乏探究的精神,不屑于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進行探究,所以興趣不太穩定,比較容易消失。所以,在初中生物課教學中,生物教師應讓學生多觀察他們感興趣的植物、昆蟲、小動物、標本模型等,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詳細觀察,并探究認識,并且探索研究他們的習性。這樣,學生不但輕松地掌握了教材內容,而且也有助于學生對生物課感興趣。然后,生物教師再逐步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現象的內在規律,對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產生某種生物現象的原因進行探究。這就要求生物教師應該熟悉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然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一些常見動物和植物的生活習性、能初步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了解生物和人體的形態結構,將所學生物知識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等。另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要注重傳授給學生學習生物的有效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會對生物課程更加感興趣,而且這種興趣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有些生物學知識比較難理解,生硬的講解或靠學生死記硬背都是徒勞的,或者說是無效的。怎樣將難懂的生物知識用最簡單的、直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呢?生活中一些家喻戶曉的生活經驗或者不少有關生物方面的實驗就具有深入淺出、啟迪思維、引人入勝的作用,若教師在課堂上恰當地將難懂的知識用簡單的實驗情境表達出來,則能吸引學生,活躍氣氛,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講授方法效果較好。當然,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思維動機,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每個教學環節教師都要撥動學生心弦,提出思考性問題,這些問題盡管學生一時還不能全部回答,但只要能激起其認識的沖突,活躍思維誘發興趣,就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師要積極探索,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找準學生興趣的最佳出發點,因勢利導,使學生產生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更積極、更廣泛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