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市田東縣第一小學,廣西 百色 531500)
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在創新教學環節積極思考,有助于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深入發展,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課文內容來進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讓學生獲得深刻的學習感悟,實現高效、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的創建。
隨著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人們的思維觀念正逐漸發生轉變,傳統的被動式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使其更符合新時代的教學需求。創新是發展的驅動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也不例外,創新教學方式,拓展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也是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為了實現教學創新,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想,打破思維局限,分析現代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克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困難。
在小學語文備課環節,教師不僅僅是分析教材的字詞句篇,單純注重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能力,而且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創新因素,精心設置課堂上的問題,開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新穎性、獨特性、多向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要緊扣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提高他們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的能力。只有擁有獨立自主學習和深入探究的能力,才能夠擁有創新和創造的潛能。對于學生的教育教學,需要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意識,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觀能動性,一旦掌握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注重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改變教學方法,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獨立自主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同時引導他們對于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師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把知識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的輔導者,這樣的定位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了展示,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意識都明顯提升。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讓學生發揮學習主體作用,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對學生的指導作用,讓他們在學習環節積極發言,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使他們能深刻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掌握課文內涵。根據教學內容,教師還要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發展語文思維,通過相互討論對課文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學生在創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習,能夠推動教學的順利進行,構建充滿活力的高效語文課堂。
豐富讀寫結合的訓練形式,這是最典型的學法指導。教師要有整合篩選意識,對應操作多種讀寫結合訓練形式,為學生推介適合度更高的讀寫形式。仿寫、續寫、讀后感、擴寫、改寫、讀書筆記、課本劇創編等,都屬于讀寫結合的操作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做出理性選擇,以提升教學訓練的適配性。學生對讀寫結合訓練應有自己的追求,教師要做好學情調查,以便做出對應選擇,這樣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讀寫主動性。
在新時期,信息化教育模式備受廣大教師的關注,其符合新型教學方式的具體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關注現代教育理念的實踐要求,積極加強不同教學模式之間的聯系和互動,通過對現代化教育教學活動要素的分析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另外,信息化教學主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教師要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和鼓勵學生,豐富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有效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
在應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教師可進一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教育游戲、情境演繹、合作討論、實踐探究等,有針對性地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有趣的教學方法,借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融合與銜接,實現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組合。例如,教師可將小組合作討論法與情景演繹法相融合,圍繞教學內容提出課題,讓小組學生自由討論,提出創新想法,并對創新想法進行情境演繹,然后讓其他小組的學生對其表演做出評價。
學生在教科書中學到的知識只有結合廣泛的社會實踐才能活下去。知識只有通過實踐經驗才能豐富、深化和穩健。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弘揚自身研究精神,還要注重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始終滲透創新性,體現自主性,才能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取,提高創新能力,養成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