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冬妮,寧曉丹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廣州 510080)
主動脈瓣狹窄屬于心臟瓣膜疾病的一種[1]。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是治療主動脈瓣狹窄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2]。配合良好的術后護理措施,可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我院評價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病人實施術后針對性護理的效果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
納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病人20例為研究對象,Ⅰ組中患者10名,男5例,女5例;年齡65~78歲,平均(69.14±6.28)歲。Ⅱ組中患者10名,男6例,女4例;年齡67~82歲,平均(68.09±6.21)歲。
Ⅰ組接受術后常規護理,Ⅱ組接受術后針對性護理。(1)術后病情監測護理。檢查傷口恢復情況,定時更換切口敷料,白癡切口干燥清潔、無滲血現象。加強對病人呼吸頻率、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檢測,作好記錄。(2)術后呼吸道護理。評估病人的呼吸道情況,對呼吸道異物及時進行清理,并做好吸痰氣道濕化、霧化吸入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減少感染事件的發生。(3)術后心理護理。護士保持端莊溫和的形象,帶著微笑的問候,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理解患者的不幸遭遇,能夠共情,給予親切真摯的安慰和鼓勵,來激發病人與疾病斗爭的勇氣和信心。
(1)評價2組主動脈瓣面積值。
(2)評價2組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分。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最高分119分,評分越低,代表生活質量越差。
采用SPSS 22.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護理前,Ⅰ組主動脈瓣面積值(0.51±0.12)cm2,Ⅱ組主動脈瓣面積值(0.49±0.13)cm2,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Ⅰ組主動脈瓣面積值(1.31±0.23)cm2,Ⅱ組主動脈瓣面積值(1.49±0.31)cm2,明顯高于Ⅰ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前,Ⅰ組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分(51.21±5.19)分,Ⅱ組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分(51.18±5.13)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Ⅰ組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分(74.08±6.74)分,Ⅱ組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分(82.24±7.12)分,明顯高于Ⅰ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研究證明,主動脈瓣狹窄對心臟的泵功能造成影響,病人多伴隨心絞痛、眩暈、暈厥、呼吸困難等癥狀,生活質量較差[3]。針對主動脈瓣狹窄病人,臨床首選手術進行治療,常見的手術術型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通過置入人工主動脈瓣,促進心臟泵功能恢復[4]。配合術后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提高臨床療效。
術后針對性護理作為一種現代新型護理模式[4],具有顯著的優勢,一方面,通過術后病情監測護理,提高風險意識,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通過術后呼吸道護理,確保呼吸道通暢,降低感染事件的發生率;其三,通過術后心理護理,緩解病人的不良情緒,避免不良情緒對病情康復產生不利影響。本研究顯示,采用術后針對性護理的病人主動脈瓣面積值、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分均明顯優于術后常規護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術后針對性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病人實施術后針對性護理的效果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