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軒政
(柳州日報社,廣西 柳州 545000)
最美人間四月天,紫荊花季迎賓來。在第二十五個“世界讀書日”之際,柳州市紫荊花書院正式對外開放。
紫荊花書院建筑面積1500 多平方米,旨在打造柳州文化鮮明、特色出眾的最美書院,打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打造柳江文化帶上光彩奪目的文化名片,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個中心。
書院融匯柳州紫荊文化底蘊,集新時代理論大眾化傳播創新載體、柳州文化交流陣地、文明傳承基地于一身,以圖書銷售為運營基礎,著重紫荊花特色文創產品的開發,注重發展文化傳播培訓、策劃、出版等多元產業,是柳州市體驗式閱讀的新空間,是柳州市黨員干部教育的重要基地。
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在今年1 月18 日召開的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強調,要把紫荊花書院打造成為理論大眾化的重要平臺。為貫徹落實書記的要求,柳州日報社在市委宣傳部支持和指導下,圍繞打開 “黨媒+文化產業”“黨媒+理論傳播”和“黨媒+文明傳承”“黨媒+價值導向”“黨媒+傳統文化弘揚”新格局,多方籌措資金,成立廣西柳報紫荊花書店有限公司進行運營。
習總書記說過,要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書院為廣大市民提供集閱讀、理論學習、培訓交流等集成服務,是一個集紫荊禮序區、紫荊論壇區、紫荊閱讀區、紫荊文創區、紫荊休憩區、紫荊觀賞區、紫荊培訓區、紫荊創客區、紫型會客區 “九大區間”的多功能綜合體。目前,書院藏書4萬冊,包含主題教育、文學、歷史、哲學、經管、少兒、生活等九大類圖書,除了普通的暢銷書,還將引進國外進口圖書,是閱讀的好空間、培訓的好地方、活動的好場所。
紫荊花書院正在申報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書院在開展語言文字的傳承推廣、教育傳承及創新傳播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9 年至今組織大型活動數十項,參與人數過萬人,在柳州市語委指導下,承辦2019 年柳州市經典誦讀大賽決賽,承辦第三屆“少年中國說”少年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展演(廣西壯族自治區),承辦第四屆“中華好童聲”全國少年兒童播音主持優秀作品展演(柳州市),承辦“戰疫有我 為愛發聲”2020 年柳州市網絡朗讀評選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鍛煉了打造了一直組織策劃能力強、執行力強、專業性強的團隊,活動效果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團隊成員現有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3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2人;中文、新聞類專業4 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4 人,其中書院分管領導陳中林為首屆廣西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書院總監朱軒政為原柳州電視臺一級播音員,書院培訓部部長林偉雄為原柳州市藝術劇院演員,書院匯聚了一大批在語言文字方面具有較高造詣的專業人才,書院在開展語言文字推廣方面具有先天的人員專業優勢。
紫荊花書院開院以來,受到部委辦局和各群眾文化團體的熱烈追捧,場地預約不斷,為柳州市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紫荊花書院斥資近千萬打造,無論是在風格布局還是選材做工方面都首屈一指,一樓論壇區配備了LED 大屏幕、演出級音響設備、演出級燈光照明等專業舞臺設備,可以開展朗誦會、讀書分享會、企業發布會、活動開幕式等等不同類型的主題文化活動。二樓設置有培訓教室,配置有可容納40 人開展培訓活動的桌椅、音響系統、投影儀等設備,可滿足開展培訓活動需求。
自開院以來,書院已經先后自主策劃了“五月讀你”接觸即興的后現代舞蹈表演活動、“靈魂有香氣”母親節主題活動、“永遠的童話”六一活動等一系列書院特色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和新穎的活動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柳州市紫荊花書院是柳州日報社旗下非報產業,依托《柳州日報》、《柳州晚報》和報社新媒體矩陣,在宣傳方面,報社給予書院大力支持。比如,在書院開展的各項活動,重大活動報紙給予版面宣傳,常規活動給予報社新媒體柳州一號APP 上新聞報道支持。這樣以來,來書院開展活動就自帶宣傳屬性,無論是活動的前期宣傳招募還是活動結束后的報道都能夠得到足夠的曝光率,為各項群眾文化活動的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
柳州市紫荊花書院作為一家實體書店,既不同于新華書店傳統的模式,也不同于西西弗書店等商業書店的模式,而是一種獨特的“理論大眾化新平臺,柳江文化帶新坐標,紫荊會客廳新風景,經典慢閱讀新空間”四位一體的新平臺。讀者在書院既可以讀書購書,又可以打卡拍照,還可以購買輕餐休憩,獨特的文化氛圍使得書院迅速成為柳州新網紅,不但吸引了柳州的市民,更逐步成為外地人來柳州后不得不來的景點。接下來,不但越來越多的柳州群眾文化活動會在書院舉行,下一步自治區甚至全國的一些群眾文化活動也會引進來,書院也將逐步策劃開展紫荊花詩詞大賽、紫荊花文創大賽等全國性文化賽事,以后必將成為全國知名的群眾文化熱點發源地。
綜上所述,柳州市紫荊花書院作為新時代背景下媒體轉型的一種嘗試,作為傳統媒體報社發展非報產業的一種探索,其所承載的意義非同小可,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書院必將成為柳州市新的文化地標,成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中心,屆時也必將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